扎西巴珠
摘要:学困上简单的理解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学困生。秉着要从小抓起的原则,从小学双语班学困生来谈一下对学困生的改变与方法。每个人都有先天性的优势,虽然有的人头脑比较灵敏,也有的人头脑比较迟钝,这就导致了整个班的差异化。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老师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困生,我们要把摒弃的态度转变为激励,从忽视变为重视,从差生变为优等生,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爱上学习双语。
关键词:小学双语班;学困生;转变方法与策略
1 寻找学困生产生的根源
1.1 来自家庭的压力
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特困生数量增加。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启蒙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文化程度过低,则会使家长的眼界与格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家长没有接触过第二种语言,所以他们不懂得如何教学生,所以只能让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在面对学生学习时,不能给以长远的发展方向,也不能在学生学习方面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学习之路走得更加长远。此外,父母的教育方法极为重要,家长生活的生活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大为不同。
1.2 来自校园的压力
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仅仅来自于家庭之中,也有很大程度压力来自于外界。比如,来自学校的压力,在就去过程中,自然会有学习好与学习不好的学生,对于老师来讲,学习好的学生自然而然成为班级的重点生,老师对已给予了厚望。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导致老师的关注力降低,对其关心程度也大大不如重点生,如果从小学习双语,就有如此大的逆烦心理和自卑感,那今后无论在如何努力都不能弥补,在以后的双语学习中也不能再有突破。不仅有学校的外在压力,更有来自其他家长的学习压力,当成绩出来时,个个家长进行比较,某些特困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其他学生成绩的差异时,会产生极大的落差,再加上各位家长之间的口语诉说,使其自卑感油然而生。这些外界压力都成了压倒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学困生学习动力大大降低。
1.3 来自社会的压力
现在社会飞速的发展,使得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比如一些网络平台,还有一些赚钱网站,以及一些娱乐视频。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使在上课时,也在想着这些外界的诱惑。导致注意力降低,学习兴趣不高涨。小学生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强,往往被一些小的事物所吸引。而现在的诱惑又很多,进而使得小学生的学习重点转移,更加倾向于娱乐。本来学习的能力就比其他人差,再不努力,就会差的越来越多。這样一来,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越来越明显。
2 尝试改变.走向成功
2.1 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容易激励学生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时非常的简单,而在刚接触学习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对老师的喜爱程度。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并且和老师的关系融洽,那么他对学习就会变得非常感兴趣。老师也要学会公平对每一个学生,懂得鼓励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而小学生的头脑比较发达。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比如,用一些视频教学和一些小工具教学。并且在学习时融入双语,增强学生的印象,更容易激励学生学习双语的动力。
2.2 鼓励学生,让自信伴随学习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面对家长的批评以及老师的不重视时,极其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而这种心理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极大的阻碍。双语并不是非常好学的一门课程,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也是具有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一下子学会,而是让他们爱上去学习双语这门课程。而鼓励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一方面会使学生的自卑感减少,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双语的兴趣大大增加,使其学困生减少。
2.3 课堂应具有灵活性
教师不应该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使学习的课堂更加有趣,也使学生有参与感。其次,老师也可以将现代技术与课堂两相结合,让学生用感官去学习。老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小作业。让学生将今天所学习到的双语知识教给自己的父母,不太能够增加亲人之间的亲情,也能让学生复习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课堂的灵活性是我们所追求的,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趣。
3 结语
解决学困生的任务是我们当今面对难题,我们通过分析与解决,明白了其中存在的困难,在加以解决。通过家庭学习,社会的重重努力下,相信学困生的数量会大大降低。学习双语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双语更加重要。相信在今后的努力下,小学生学习双语会更加的简单,特困生这个名词也会消失。学习不单单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更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