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现状与对策
——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2019-11-01 07:08仲彧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受测者英语课堂问卷

仲彧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峥嵘七十载,随着“一带一路”,“金砖五国”等政策的提出,中国正以稳固的姿态昂首于世界。与此同时,中国也应该利用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为经济发展助力,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中国当下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向全世界传播我国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无疑是输出中国文化最好的媒介。教育部也在2017年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不仅能了解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有助于有效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但根据相关研究及反馈发现,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生们在涉及中国的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翻译题上往往得分不高。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容乐观,这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为此,该研究选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40名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为样本,调查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现状,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来探索当代大学生往往能对外国文化的内容侃侃而谈,而在讲到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时却是只言片语,无法准确流畅的用英语进行表达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将中国文化导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

1 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现状

该次研究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测量法,主体部分的每道题根据要测量的概念设置一个陈述语句,要求被测者在五个回应等级,即A完全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中,选出一项作为答案,以此来反映受测者对此题的陈述的心理认可程度。这种五点法设计问卷使用间隔相等的5个等级,对每个回答赋予一个分数,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为1、2、3、4、5分,最后可以根据受测者的各个项目的分数计算代数和,得到个人态度总得分,使原本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数字,使调查结果更易于量化和数据分析。

1.1 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进英语课堂的态度

该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的看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看法等方面设置了5个问题。在发放的250份调查问卷中,回收250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13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涉及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进英语课堂的态度的5个问题,受测者得分总分693,人均得分3.254分,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分(见表1),可见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于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表示非常认可,对于中国文化进课堂持有积极的态度。

表1 大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兴趣调查

1.2 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所用教材的渗透现状

问卷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中所使用的教材涉及的有关中国文化信息量的认可度的调查,此部分受测者得分总分596,人均得分2.798,低于平均水平3分,可见大学生对于平时英语课堂中所使用的教材涵盖的中国文化的信息量的认可程度不高。可见,学生认为,教材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以英语文化为基础的,其中涵盖的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相较于有关国外文化的信息不足以满足他们对学习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需求。近些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使得中国文化的输出显得格外重要,大学英语的教材编辑者也认识到当下提高大学生用英语中国文化能力迫在眉睫,已经逐渐在原本完全由西方原版报纸杂志书籍上选取的文章所构成的课本中,加入了一些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社会风俗的文章,但是比重还是相对较小,满足不了大学生对于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渴望。

1.3 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渗透现状

在问卷的第三部分,大学生对于“主要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了解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反映了学生对于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这一途径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意程度不是很高,反映出在当下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中国文化渗透不足。没有足够多的涉及中国文化的课堂互动来提供大学生练习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

而针对 “我的老师在上课时会将英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这一陈述,大学生的态度受测者得分总分740,人均得分3.474分,高于平均水平3分。可见接受调查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以及研究神认为本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将英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

但是对于 “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多讲解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背景知识。”这项陈述,受测者人均得分3.66,且集中趋势落在偏向于认可此陈述的空间,可见接受调查的学生觉得英语课堂虽然涉及了中国文化,但是这部分内容并不是很多。

通过后续针对问卷填写者的抽样访谈,笔者发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一是在于受到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帮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而忽略了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第二大原因在于许多英语教师担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介绍母语文化会影响学生对于外来语言英语的学习与吸收。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教学时不断淡化学生的母语文化观念,其实不利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因为学生不能够将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提升到相等的层面,反而不容易将汉语的语言表达方法与英语的语言表达方法区别清楚,不自觉地用中式英语进行交流。而将中国文化引进英语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汉语与英语的区别,故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时才不容易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带入英语中。

2 中国文化浸入英语课堂的途径

2.1 丰富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材料中有关中国文化的信息输入

一方面,作为教学主要依据的教科书应当增加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近两年来,改编后的英语教材中已经涉及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介绍,希望英语教材的编辑者能够进一步增加教材中有关中国传统习俗,具有人文价值的内容,并且能够结合当下,与时俱进,选取使大学生感兴趣的中国文化,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母语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另一方面,希望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补充的材料可以多选取一些国外作家写的介绍或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这些补充的材料相较于课本更加具有时效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感,提升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教师补充输入的材料由英语作为母语的人编写,可以不用担心其存在诸如中式英语表达的语法问题,反而有利于学生以补充的材料为模板,用地道的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继而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2.2 将课堂教学活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觉得中国文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不足。但是课堂已有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翻译、演训、写作等能力而设计。如果为了提高中国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程度而取消原本的活动环节,换成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未免有些太盲目。因为综合应用英语,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才是开设英语课程最重要的目标。因此,一种两全之策就是在原本的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翻译、写作、演讲的材料巧妙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这样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兼顾了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技巧的教学目标。

2.3 增设介绍母语文化的英语选修课

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开设的面对全校学生的选修课中,大多是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文化概况等,鲜有以介绍中国文化为主导的英语课程。而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65%的被测者希望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解词汇,学习文化蕴意。此外,88%的被测者对于有关历史,节日,风俗方面的中国文化最感兴趣。因此,外国语学院可以开设一些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选修课,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美历史对比”等,以满足对中国文化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同学的需求。

猜你喜欢
受测者英语课堂问卷
怒气冲冲 或因睡不好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投射技术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解析
问卷大调查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问卷你做主
英语阅读测试题的设计
有关“屋、树、人”的心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