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莉 王娜
摘 要 高职教育需要服务国家政策与人才培养,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高尚的人文价值观和行业岗位素养,一定的学科专属技能和获得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或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高级思维技巧的学生,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本文从陕西省高职院校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情况出发,针对学生英语学科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与学科专属技能进行观测与调查,深入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并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随机性语言运用反映能力等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和学科专属技能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明确高职英语教育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步养成。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核心素养发展 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当前,高职生源呈现多元化,质量参差不齐, 陕西省2018年高职毕业生升学的仅为7.5%,多数学生完成一学期或两学期的英语必修课程学习后,不再继续学习英语而直接就业。根据陕西省高职院校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省内高职生就业行业多数是其它、建筑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与服务,就业职位主要包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它技术人员、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伴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经济和社会国际化态势日趋明显,这些行业各岗位毕业生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将面临职位或职称晋升、岗位调整和业务发展,而具备高尚的人文价值观和行业岗位素养,一定的学科专属技能和获得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高级思维技巧的毕业生,其就业竞争力会更有优势。因而,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高职英语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的逐步养成。
1高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现状调查
陕西省高职学校学生生源80%以上源于省内招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笔者对所任课程学生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与学科专属技能进行观测与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
1.1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与学科专属技能调查
针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听、说、读、写)与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进行观测与调查,观测等级标记为:5(优秀)、4(良好)、3(中等)、2(一般)、1(较差),结果如表1所示。
教师在学期末设置两套B级听力试题对78名学生集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5(优秀)、4(良好)、3(中等)、2(一般)、1(较差)分别占5%、5%、9%、5%、76%,76%的学生得分在0-4分段(总分24分)。依据平时口语、写作观测,近80%的学生在基础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英汉互译、写作方面处于2(一般)水平以下。依据文化素养评估结果,处于3(中等)以上水平学生仅占40%。根据本院2016级学生(2600人)英语入学测试(试卷难度为中考水平),及格率为8.8%,上述测试班级中60分以上的学生仅有3%,近70%的学生处于40分以下的语言知识水平。
1.2学习态度和兴趣调查
对所任班级90名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自信心和可能学习课程主题的兴趣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8份。
根据调查85%学生表示个人自信心较好,但92%学生对于2、3、4、5项选择不太自信,选择有点自信的学生不到5%,89%学生对本学期的英语学习不太满意,选择较满意、非常满意的不到5%(见表2)。
学生普遍认可以上主题,尤其对商务礼仪、家庭/爱情、旅游/兴趣、中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87%学生认为具体岗位工作过程相关专业话题对他们有点难度。
1.3学习目标调查
调查人数78人,回收有效数据58份。首先,学生列出希望通过高职英语课程学习获得的具体知识与能力目标(各3-5项);其次,引导学生根据自我认识对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进行排序,并将其按重要程度排序(最重要、很重要、重要、不重要、不适用依次记为 “5、4、3、2、1”。
学生重要性回应主要集中于获得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提高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技能,以及培养恰当的学习技能、策略与习惯;对于高级思维技巧81%学生认为重要,解题技巧最重要;学科专属技能和人文价值观92%选择重要;工作与事业准备认为提高自尊或自信最重要,与教师的目标一致,其他选项为很重要或重要。
2.原因分析
2.1语言表达
从学校与教育环境来讲,当前学生的中学英语口语训练有限,80%学生来自陕西各个市县,方言严重影响语音标准度,朗读不够流畅,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整合信息与思想的能力较弱;省内高职学校公共英语课程多数开设约120课时,听力虽有涉及,但因课时或教学资源限制,学生少训练,英语交际任务课堂受众面较小,结果不理想;同时,对外交流与英语社团活动缺乏,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真实体验与语言应用交际氛围。
2.2书面语言表达
高职英语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完成邀请信、备忘录、简历等基本应用型文书的撰写,这与中学英语写作学习内容有差异。从词汇范围讲更偏重于行业或专业词汇,但应用型短文有固定格式与要求,书写内容与风格易把握,语言简洁,常见写作类型较固定。然而,由于目前英语教师承担多班级的教学任务,且不单设写作、口语课程,应用文练习项目有限,针对日常口语文本的写作训练仅依赖于学生自主性与语言基础,学生的口语文本不能实现课前修改,导致质量不高。
2.3随机性语言运用反映能力
依据课堂反馈、口语大赛和美国环球志愿者活动记录,86%学生的随机性语言反应能力较弱,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分析技能、整合信息与思想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表现都很薄弱。
原因有:第一,文化素养的积累不够,社会文化能力欠缺。高职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懒散,个人行為与成就的责任感淡薄,业余时间对异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少有涉猎,审美鉴赏能力需要逐步积淀培养;第二,单一笼统的授课计划阻碍课堂口语项目的有效实施。公共英语课程必须依据统一的授课计划执行,而不同教师对课程理解与学生的了解存在差异,计划带有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导致课堂教学任务繁而不精,随机性语言训练项目难以在课堂贯彻始终;第三,英语课程评价以传统笔试为主,形成性评价过程虽涉及口语项目考核,但实际操作因教师教学侧重点不同不能切实贯彻,评价内容以课程内容为主,而非学生的应用能力,评价结果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听说交际能力。
3结论
综合以上调查与分析,目前高职学生虽然语言基础能力薄弱,但是基于自信心普遍较好,所以可以积极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贴近学习生活的场景,发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大胆开口讲英语,培养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研究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行为的方式,增强个人行为的责任感。高职英语教育的努力方向应使学生不仅具备高尚的人文价值观和行业岗位素养,获得一定的学业成功的基本技能与学科专属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问题、新情境的能力、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高级思维技巧,能成为积极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者,这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Brown,J.Dean.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 托马斯·A·安吉洛,K·帕特丽夏·克罗斯.课程评价技巧——大学教师手册(第二版)[M].唐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R].http://jyt.shaanxi. gov.cn/jynews/jyyw/201902/15/87293.html,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