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分析

2019-10-30 18:49李俏然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作用

李俏然

【摘 要】 目的:研究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乳腺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用穿刺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对比两种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免疫组化检查的阳性率(96.05%)高于穿刺活检(7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检验的检出阳性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免疫组化检查;病理诊断中;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245-01

免疫组化(immunocytochemistry)是使用免疫基本原理,以化学反应显示和确定组织细胞,以此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1]。肿瘤患者早期的症状往往易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忽视,患者往往在确诊后疾病已经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的治疗阶段[2]。采用早期干预治疗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临床上进行第一时间的确诊,临床上往往采用病理学诊断,但是疾病的创伤性较大,直接影响患者的检验依从性。本研究为了分析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纳入76例患者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76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所有患者均进行穿刺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患者的年龄在36岁至71岁,平均年龄为(48.56±5.55)岁。纳入标准[3]:(1)患者资料完整;(2)患者自检乳房有肿块,乳头凹陷等症状后入院诊治;(3)患者经过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为乳腺肿瘤。排除标准:(1)依从性较差的患者;(2)没有进行穿刺活检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查的患者。

1.2 一般方法

76例患者均采用穿刺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试剂使用上海杰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Ultra V Block。免疫组化检查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将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后缓冲进行两次冲洗,每次冲洗至少三分钟。捞片时将片子尽量捞于整张的中下2/3处。第二,烤片,温度在70摄氏度,时间为1小时-2小时,如果时间过短可能出现掉片。第三,二甲苯脱蜡2缸,每缸的时间为10分钟。第四,无水乙醇(5分钟)→90%乙醇(5分钟)→75%乙醇(5分钟)。第五,蒸馏水冲洗干净,采用浸洗的方式,每缸为3分钟,共3缸。第六,根据一抗的要求进行修复[4]。第七,使用BPS冲洗,3缸,每缸的时间为3分钟,采用浸洗的方式。第八,将切片放置在以下孵育环境:H2O2(浓度为3%)的温室,孵育时间为5分钟至15分钟,进而降低因源性过氧化物酶而导致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处理红细胞,浸泡时间为10分钟。第九,使用BPS冲洗,3缸,每缸的时间为3分钟,采用浸洗的方式。第十,加一抗。4摄氏度过夜(或者37摄氏度1小时)。第十一,使用BPS冲洗,3缸,每缸的时间为3分钟,采用浸洗的方式。第十二,添加二抗,室温为30分钟。第十三,使用BPS冲洗,3缸,每缸的时间为3分钟,采用浸洗的方式[5]。第十四,滴入1毫升(1-2滴)的DAB Plus Chromogen,混匀后将溶液滴在切片中。第十五,自来水冲洗。第十六,使用苏木素冲洗干净,分式提拉1-2次,冲洗干净后返蓝液体30s/min。第十七,使用自來水冲洗。第十八,使用75%乙醇(5分钟)→90%乙醇(5分钟)→无水乙醇(5分钟)。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检验者的阳性检验率。阳性判定的标准:阳性细胞学特诊包括:复合型、胞膜型、胞核型、胞质型以及微绒毛形。将阳性免疫特征分为三级:弱(+)、中(++)和强(+++)。

1.4 统计学分析

7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进行表达,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穿刺活检检验的阳性率(75.00%)低于免疫组化检查阳性率(96.05%),穿刺活检检验的阴性率(25.00%)高于免疫组化检查阴性率(3.95%)。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本组免疫组化技术检查中,25例为原发性乳腺肿瘤,均为弱阳性(+);21例为其他的恶性肿瘤转移到乳腺,31例为乳腺癌转移到其他组织,中等阳性(++)35例,强阳性(+++)25例。

3 讨论

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病理技术人员是免疫组化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求技术人员有丰富的免疫组化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并且每一个步骤的应用原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免疫组化技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内抗原的分布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检测技术,具有临床诊断优势,主要表现为其定位和定性,进而通过抗原抗体进行呈色反应,观察形态和功能,进而对病理学诊断进行定量分析。在免疫组化检查中,以显色剂标记抗体显色,对组织细胞内抗原进行明确。可以对肿瘤疾病进行及时的定位和分型,发现微小病灶。

综上所述,结合本文数据显示,采用免疫组化检验的阳性率比穿刺活检更高,由此说明:在临床上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提升检验者的阳性检验率。

参考文献

[1] 庞亚丹.对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176-177.

[2] 肾活检病理规范化诊断共识专家组.肾活检病理规范化诊断的专家共识[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8,34(12):941-946.

[3] 唐治蓉,龙琼先,刘欣雅, 等.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思路及陷阱[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6-9.

[4] 热米拉·阿不都克力木,葛春鸣.免疫组化检查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09,912.

[5] 杨永峰.免疫球蛋白G4相关肝胆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病理学诊断[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26(6):404-406.

猜你喜欢
作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