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短程焦点团体心理技术创新德育课堂

2019-10-30 21:08戴晓红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班会课

戴晓红

关键词:短程聚焦、主体意识、班会课

中学阶段是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孩子努力奋斗、朝气蓬勃的健康人格一直是德育工作者努力方向。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新时代发展,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初中生的厌学、弃学等现象逐年上升。如何走出这一现实困境,是很多一线教师努力求索的问题。

1.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自我导向学习由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教育學者Allen Tough首先提出,他认为“自我导向学习者对学习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和坚持性,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广泛,并且确信学习最终会带来精神或物质的获益”。我国教育专家、心理学者也在自我导向学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教育实践,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效果明显。

刚刚传入我国的短程焦点团体心理技术,其关注未来、关注积极、目标明确、强调开放性、发展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和规划性,简洁、有效的过程与学校教育的方向与特点不谋而合。

因此,作为一名心理教育兼德育工作者,期望运用这一新技术,创新传统德育课堂,通过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2.给老课堂更换新模式

班会课是德育主阵地,班主任是德育队伍的主力军。由心理教师运用短程焦点团体心理理念与技术,针对积极性、自主性、规划性乃至终身学习等方面设计团体心理体验活动,将方式、方法传授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能更快、更广泛地唤醒学生的内在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善学生对自我、对学习的认知,从而提升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第一阶段:激活成长动力

通过随机分组,让学生以平等的方式进入小组,在通过“抢凳子”的游戏活动打破新小组成员之间的心理坚冰,激发学生的集体归属意识,激活学生在新小组寻找新机会的成长欲望。

通过“千千结”游戏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在班主任的要求下分别拉住另外两个人的左手或右手,形成一个手拉手的层层“死结”。要求学生们在不能松手的情况下通过共同努力解开这个“死结”。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也有的想退缩、疏离。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后,学生从一开始的各自为政或盲目跟随,到后来不得不积极探讨,直到通过共同努力艰难的完成任务,整个小组陷入了狂欢,彼此建立了接纳和尊重,还发现了集体的智慧不可估量,也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不可获缺。

第二阶段:唤醒主体意识

利用沙盘这种能直达心灵的心理工具,分小组完成主题为“团队中的我”的沙盘,让学生直观、直觉、轻松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合作与交流中感受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由此对自己、对伙伴产生新认识。使其充分体验到自己是团体的一员,又是独特的个体,心中美好的自我就会被唤醒!

“一分钟鼓掌”活动,估计击掌的数值与努力坚持击掌一分钟后的实际差异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自我认知;在盛满水的纸杯中可以投入多少曲别针而不使水溢出的组间竞赛,再一次打破了他们的惯性思维,固有的观念开始动摇,更多的可能性在心里升起。

第三阶段:体验高效学习

学习是初中生的主要任务,快乐高效的学习是坚持自我成长的加油站。

当学生体会到放松心情后的积极暗示下学习效果会大幅提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高效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再通过班会课、教学课多次反复训练,使其形成学习行为的良性循环。这种专注与高效带来的快乐,动摇了“学习必定很苦”的偏颇认知,使其更愿意通过坚持学习来进行自我成长。

第四阶段:展望成长之路

最后阶段,我们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想象——经过十年努力后的自己在与现在的自己进行“超时空对话”。此时,他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梦想,审视现在的自己,不由在心里开始规划自己实现梦想的途径、需要付出的努力等等!

每次活动结束前的分享,学生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很多学生都提到了“要重新认识自己”,“只要细心、坚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学习也可以很好玩”等等。由此看出,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虽然表现不同,但这几堂心理班会课让他们学会了感受自己内在的积极部分,把这份积极带入日常学习生活:课堂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课间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的增多了;同学之间友爱相处、关心集体、助人现象增多了;厌学、弃学现象在减少。

3.关于创新实践的思考

通过转变班会课堂模式,融入心理教育理念和技术,班主任老师上课有了新鲜感,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令我深深体会到:

3.1 成系列的有针对性和技术含量的体验活动,打破了传统班会活动课的一次一个主题的零散模式 ,让教育真正体现出连续性和系统性。

3.2 普及心理教育理念和技术,让班主任老师把德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而且充分发挥了德育课堂主阵地的优势作用,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3.3 虽然不是每个活动都在说学习,但学生通过系列活动体验、观察、思考,建立了对学习、对自我、对人生的新的认知和观点,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出其内在成长动力,同样可以达到提升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效果。

3.4 每次心理活动后设计的相关实践作业,由于活动体验带来的积极情绪的引导,学生更乐于完成这些作业,使得课堂教育得以延伸。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一句话引起的班会课改革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浅谈在实践中认识班会课的重要性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