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

2019-10-30 02:13刘正斌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治疗

刘正斌

【摘 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方面的分析,对疾病特点、治疗方案进行讨论。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大面积脑梗塞,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4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进行回顾式分析,主要对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从治疗上看,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多具有意识障碍、偏瘫、颅内高压等临床症状,在采取一定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达到95.5%(42/44),其中痊愈人数为59.1%(26/44),显效人数为27.3%(12/44。最后,在并发症的分析上,痊愈、显效的患者基本上不存在并发症,但是在有效和无效的患者中则发生率较高。结论:针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的特点分析,能够更好地分析病情的差异性,并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塞;治疗;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101-01

大面积脑梗死属于腦动脉主干的闭塞,并且导致大脑半球的多数脑组织出现直接的缺血问题,并诱发了脑梗死,其具有高的死亡率,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改变,该疾病的发生率具有走高的趋势,在诊断上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并以介入溶栓治疗、手术为主要策略[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大面积脑梗塞,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44例,通过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更好地提出治疗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大面积脑梗塞,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4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进行回顾式分析。其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2.4)岁。从病情上看,对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剔除,且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治疗配合。

1.2 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主要是在CT检查下进行疾病的确诊,当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对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帮助,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和激素治疗,在脱水剂的使用上,需要维持1-2周,并以溶栓治疗、抗凝、抗血小板为主要策略。在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上为拜阿司匹林,并集合辛伐他汀等进行脑梗死治疗。在饮食上也给予患者科学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此外,可以实施科学的康复锻炼,更好地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方面。其中,痊愈值患者的神经功能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指患者临床病症基本恢复,神经功能基本正常;有效指神经功能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得到好转;无效指病情尚未有明显好转迹象。

1.4 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数据上的讨论,在计算上使用到了专业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在数据化指标的确认下,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具体而言,本次实验在有效率上使用计数统计,统计结果具有意义(P<0.05)。

2 结果

从治疗上看,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多具有意识障碍、偏瘫、颅内高压等临床症状,在采取一定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达到95.5%(42/44),其中痊愈人数为59.1%(26/44),显效人数为27.3%(12/44),有效人数为9.1%(4/44),无效则为4.5%(2/44)。

与此同时,我们对影响患者的病情好转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年龄、病史、意识障碍,从结果上看,这三点均与病情康复具有关系,即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其好转效率较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康复情况不佳。最后,在并发症的分析上,痊愈、显效的患者基本上不存在并发症,但是在有效和无效的患者中则发生率较高。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塞属于较为严重的一项疾病,威胁到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受到干扰,但是,在临床的分析过程中,尚未对其有明确的标准进行认定,而多以脑梗死面波及超过两个脑叶,或者脑梗死面积超过40cm的直径距离作为判断的标准[2]。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建议,认为脑梗塞波的范围超过通常的2/3则可以认定为大面积脑梗塞。该疾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对于老年患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治疗效果不佳。

大面积脑梗塞在临床上多表现出偏瘫、半身感觉障碍,或者出现意识障碍,其脑组织严重受损,脑功能不足,并有能够发生缺血部分的水肿。而颅内高压的患者则是由于周围脑组织水肿而引起的,患者会有侧视障碍,并有呕吐问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清除由于脑缺血引发的脑内自由基,并对水肿问题进行控制[3]。从临床案例上看,不同情况的患者所反映出的临床问题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治疗上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区别对待。通过激素、甘露醇的治疗措施能够更好地缓解脑组织所出现的损伤问题,并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在本次实验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特点实施治疗,能够提升整体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的特点分析,能够更好地分析病情的差异性,并实施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翠芬.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0):45-46.

[2] 陈芳芳. 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1-2.

[3] 孙亚招.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3):19-21.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治疗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