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洁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这项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部门和产业开始利用大数据处理各项事务。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使海量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从而使城市信息化逐步向数字化、网络自动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进而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因此,本文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青海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社会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政府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社会治理提出建议。
大数据是以大容量、多种类型、高速访问速度、高应用价值为主要特点的数据集合,收集、存储和关联分析来自各种格式、各种来源的大量数据。
大数据具有六大特征:(1)数据差异化。数据类型很多,编码方式、数据格式、应用特征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性,多信息源容易同时形成大量的异构数据。(2)数据容量极大。通过各种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其数据规模极为庞大,远大于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量。(3)处理速度快。涉及到感知、传输、决策、控制开放式循环的大数据,对数据实时处理有极高的要求。(4)时效性强。数据持续到达,并且只有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才有意义。(5)可视化。可视化在数据工作流中将同时起到解释和探索的作用。(6)复杂度高。通过数据库处理持久数据不再适用于大数据处理,异构数据需要新的方法来满足统一接入和实时数据处理的需求。
青海省在发展大数据技术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土地广袤、气候适宜,因此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其次,青海是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互通道,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高原大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技术,开展包括网络安全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等六大类近百项基础和增值服务。并且以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建设青海民生大数据支撑平台,推进“宽带青海”开展,开展农牧区宽带普及工程,建设网络安全提升工程,加大力度开展青海省信息化项目建设领域,推动民生服务和城市管理智能化,促进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1.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实体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且开展以优质专科医疗资源为核心的专科和医联体的合作模式。首先,根据协同信息平台的互通共享信息,提高健康医疗急救水平。其次,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居民的健康信息、健康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并全面公开。
建设家庭医生线上信息平台,实现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良性互动,及时地为居民提供就诊意见,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拓宽家庭医生上转患者渠道,为居民个人提供优质转诊服务。
2.建立大数据应用共享与开放平台
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诊疗、疾病筛查、病情诊断、方案治疗、服务质量评估等相结合,尤其是针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不断开展“智慧村医”建设,使各个地区居民均可享受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医疗便利。
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以全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据库,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的全省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普及居民电子健康卡的使用,让居民手拿“一卡通”便可在省内任何医疗机构实现无障碍看病就诊,减少看病的程序和时间,提高看病效率。
3.加强对大数据平台数据的保护和监管
在医疗机构的管理中,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在标准体系的应用、维护与管理上,不但要注重医疗行业基础标准,更要注意对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监管。
健全互联网就诊收费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强化对医疗质量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以及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的监管;制定医疗健康大数据确权、开放、流通、交易、产权保护的政策文件。
1.搭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
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已经覆盖了青海省海东市2区4县、1587个行政贫困村,20多万贫困人口,平台是以省、州(市)、县、乡、村5个层级为区分,形成有基础数据管理、动态监测、数据统计、监督管理、在线指挥在内的5大功能(如图1)。
图1 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5大功能
通过这5大功能,极大地解决了之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因为掌握信息不全、数据不够精准而造成的决策不及时、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在实时精确地掌握了帮扶对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也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一套系统有效率的帮扶模式。平台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建构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四精准框架(如图2)。
图2 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四精准”
同时,平台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资源环境空间信息调查、管理与应用方面的优势,多维度识别贫困地区各项信息,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制订帮扶措施,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更有针对性。
2.建立“1+3”精准扶贫信息化模式
“1”代表精准扶贫要以产业扶贫为中心,将大数据技术与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充分融合,并利用科学技术为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提供信息化服务,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还吸纳了青海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青海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这三大平台的数据资源,分析导致贫困的原因,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则负责产品的在线销售,利用互联网为贫困人口解决产品销路问题。“3”则代表精准扶贫工作需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扶贫力量,尤其是要重视对扶贫工作人员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培训;三是加强物资扶持。
首先,在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卫生健康数据应用共享与开放平台的建立和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的开展,为青海省居民建立“电子健康卡”一卡通。构建青海省医疗数据标准体系,实现全省医疗卫生数据的资源整合,使居民在省内凭借电子健康卡便可享受医疗机构的挂号就诊、检查检验、信息查询、智能分诊、线上支付费用等全程医疗服务。
其次,在精准扶贫领域,在青海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发展有针对性的产业扶贫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定期向产业帮扶政策的指定对象提供产业指导信息,跟踪追溯生产过程,并且通过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青海特色产品电子商务链条。
在医疗健康领域,青海省对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首先在基层试点展开。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20年,青海省要结合现有数据资源建成省、市(州)9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发展适合青海省省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
在精准扶贫领域,第一个精准扶贫平台的应用试点县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县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数据库是由6个部分组成:整体进度、区域统计、人口统计、扶贫记录、专题地图、后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的使用实现了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督促检查、考核评价、脱贫成效的目标,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在青海全省的利用开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1.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社会治理的观念不强
大数据是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政府部门组织和领导干部、公众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程度低,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使得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尚未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统计分析、科学评价、监测预测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与作用。
2.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社会治理的领域较少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不断有各个层级的政府部门加入到“数据大集中”的行列中。目前,大多数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都有数据库支持,核心业务数据库的覆盖率几乎达到100%。公安部建立了覆盖13亿人口的全国人口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建成了统计信息库,大数据技术已应用于公安、综合治理、工商、税务、统计、旅游等部门。但青海省属于欠发达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较弱,资源条件还比较有限,所以还处于运用大数据推行社会治理的初步阶段,大数据涉及的领域也比较有限。目前,青海省已完成在电力、扶贫、交通、旅游、农牧、环保等领域的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3.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社会治理的人才欠缺
青海省近几年已经大量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但涉及大数据、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等专业的人才较少;一些部门也设有信息中心,聘请了技术人员,但设备还不够健全、技术人员的能力也有限;有些政府基层部门也对部门管理人员进行了大数据技术的技术培训,但还尚处于对大数据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与介绍为主之中,并且由于被培训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本身具有局限性,使得对大数据技术的培训缺乏深层次的技术指导。
1.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投入支持
加强对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攻关,尽可能地掌握大数据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大数据与青海省发展相结合,并将大数据技术列入青海省各项发展研究计划、各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发展政策与项目。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并且公布了2018年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大数据存储管理、大数据安全保障、大数据分析挖掘与产业创新大数据等十个方向200个示范项目中,青海省在大数据分析挖掘、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以及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这三个方向申请了三个项目。
2.更大程度地开放公共数据资源
开放公共数据资源有利于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推进政府部门的管理;有利于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信息服务业,从而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2016年青海省政府办公厅颁布《青海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青海省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公开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使公众参与度和政府公信力得到提升。
实施方案中进一步对政务公开做了阐述和要求,强调要对政府数据资源进行清单管理,并且将青海省各个政府部门大数据平台进行整合,建设统一开放平台,对数据的收集也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保证数据资源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3.加大对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培养
针对目前青海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首先要加大对大数据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并对大数据行业领军人物和具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进行一定的奖励。其次,基层部门当中了解并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各个部门的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更新数据资源、日常维护、平台监督等有关于大数据平台的日常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因此,要加强对基层人员大数据技术的技术普及与培训,在各个部门中设置专门负责大数据平台维护管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学习平台,同时鼓励青海省内的高校设立大数据专业和课程,与国家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大数据研究中心或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具有一定大数据技术的师生申请研究课题,定期对部门基层人员进行课程辅导,并组织学习参观各个大数据研究实验室、大数据平台中心,支持省内职业院校培育有关专业的理论与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