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贫穷认知偏好的两项研究

2019-10-30 08:19何正明宿越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穷人消极词语

何正明,宿越越

(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是一个伴随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有关贫困问题的探讨也伴随着社会发展一直没有停止。无论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还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社会,贫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都是历届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着力于贫困问题的解决。在贫困问题的理论方面,无论是经济学上的收入贫困论、资产贫困论,还是社会学提出的能力贫困论、权利贫困论,都是在物质层面探讨贫困,均未能涉及贫困的本质;“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匮乏,更是人做决定时面临的一种处境,它可能加重人的认知负担,使穷人难以进行深度思考”,这是2015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关于贫穷的描述,同时该报告进一步指出“日复一日的与贫困紧密相连的艰难决策相当于对穷人的心理和社会资源征税”,并把这种税称之为“认知税”。显然与之前的众多理论不同,“认知税”这一概念从穷人决策的视角,阐述了“为什么穷人一直穷”“穷人的代级传递”等问题,同时也为贫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那就是从人们对贫穷的认知入手,从根源上解决穷人理念上的“顽疾”。

基于“认知税”这一观点的提出,我国学者也积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吉首大学丁建军教授就“认知税”这一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认知税”视角下的反贫建议进行了积极探讨,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认知税”理论指导我国反贫实践的可行性;贵州民族大学的谢治菊教授将“认知税”与认知五层级理论相结合,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五个方面下手,尝试从认知的五个角度寻求“认知税”给贫困群众认知思维带来的限制,从政策结合理论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贫困税”对于穷人思维的意识,看到了人们对于贫穷的认知给穷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目前国内尚未有人从心理学研究的范式,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人们对于贫穷的认知以及不同人群对贫穷认知偏好是否存在区别。而国外的学者则较多将研究的重点关注在从穷人心理出发探讨贫困对于穷人造成的消极影响,例如“认知税”一词的提出就来源于Mani等人对印度种植甘蔗的农民的研究,Mani他们发现印度农民获得收入前的智商和获得收入后的智商相差10分,由此推出了贫困会给穷人的思维带来消极影响,即“认知税”。因此,了解人们对于贫困的认知,研究不同群体在贫穷认知方面的差异,对进一步促进“认知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推动我国贫困相关研究的开展以及我国贫困问题解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分两步进行,通过开放式调查问卷和记忆偏好再认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人们对于贫穷的一般认知,并通过记忆偏好再认实验,分析不同人群对贫困认知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

1.第一阶段研究

(1)研究被试

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100名,其中男生48名,女生52名。

(2)研究工具

采用贫穷自由联想的开放式问卷,收集被试关于贫穷的联想词

(3)数据处理

利用问卷星后台数据处理系统,一共整理出有效词语117个,按照词语的频次筛选出前20个高频词汇(累计频次达到57.3%),并运用于第二轮实验中。

(4)实验结果及分析

全部100名被试共收集有效词汇76个,选取出并用于第二阶段实验的词汇20个,频率达到总体的57.3%。通过对收集的词汇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人们对于贫穷的词语联想主要是消极客观的词语,其差别主要表现在从不同方面描述了贫困的客观生活状态。下表列举出了本次实验高频的20个词语及词频。

2.第二阶段研究

(1)研究被试

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30名(未参与第一轮实验),其中国助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15名,非国助生15名;男女生各占比50%,年级覆盖了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并在专业上也实现了均匀分布。

(2)研究工具和程序

研究工具是利用e-prime编制的记忆再认实验,记忆材料为第一轮收集的词汇20个和主观奋斗有关的词语20个,共40个,被试需要先学习20个词汇(10个搜集的客观消极词),每个词汇显示1秒,学习结束后,被试开始进行再认,后台自动记录被试再认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

(3)实验假设

在实验指导语中,会告知被试该实验是关于贫困的记忆再认实验。根据激活扩散模型的相关理论,会在被试大脑中激活与“贫穷”概念相关的脑区,相比于非国助生而言,国助生曾经或者当前仍经历贫穷,并有过为了摆脱贫穷而奋斗的经历,因此会在贫穷词汇的再认实验上对奋斗相关词汇的激活水平高于非国助生,在记忆上对奋斗词语的偏好也会优于基于认知资源有限理论。我们做出如下假设:非国助生在贫困消极词汇再认实验中,对客观消极词语的记忆偏好会优于国助生,而国助生在奋斗积极词汇的偏好上会优于非国助生。

(4)实验结果及分析

利用e-prime数据系统导出数据,剔除两组无效数据后共获得有效数据28组(国助生14组,非国助生14组),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消极词水平上,非国助生成绩优于国助生成绩(国助生词汇再认平均成绩为8.5个,非国助生成绩为9.42个),而在积极词汇的再认水平上,国助生成绩明显优于非国助生成绩(国助生词汇再认平均成绩为8.36个,非国助生成绩为7.43个),这与我们之前的假设是相符的。

利用SPSS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被试在消极词汇(t=-3.484,p=0.002<0.05)和积极词汇(t=2.069,p=0.049<0.05)两个水平上差异均达到显著。

表1 20个联想词汇词频

图1 消极词水平上,国助生与非国助生成绩差异

图2 积极水平上,国助生与非国助生成绩差异

三、讨论

本研究通过贫穷自由联想和贫穷记忆偏好两个实验,对当代大学生对于贫穷的认知进行了初步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于贫穷的认知是客观消极的,这和“认知税”的相关理论相符。正是穷人过多地将自己的贫穷境遇归因于消极客观因素,所以当穷人面临贫穷时主观上表现为怯弱和麻木。加之贫困对于穷人的资源限制,进一步加剧了穷人决策上的短视,因此“认知税”在穷人身上的表现也就更加显著。这一点在实验一(76个有效词汇均为消极客观词)和实验二(消极词汇再认得分显著高于积极词汇得分)上均有显著体现。

(2)不同人群对于贫穷的认知存在差别,我们推测这与个人经历有关。从实验二的结果我们不难得出,国助生和非国助生在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分别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偏好,这可以理解为有过贫穷经历的人比没有过贫穷经历对于贫穷的认知偏好上有着更积极的倾向。是什么原因导致二者对于认知偏好的差别呢?笔者认为,是国助生的奋斗历程及取得了成果改变了他们对于贫穷的认知偏好。国助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为了摆脱贫困而进行奋斗的历程,并且在这一历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因此,在对贫穷的认知上增添了通过积极奋斗努力才能改变贫困局面这一层认识。这对于贫穷中屡次经历失败的穷人而言,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他们对于贫穷消极的看法,增加了一些积极奋斗的成分。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对当前的脱贫工作及减轻“认知税”对穷人的影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变全社会对于贫穷的认知。减轻“认知税”对于穷人决策的限制,不仅需要穷人认知的转变,更需要加强全社会对于“认知税”的了解。对于贫穷,我们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仅是对他带来消极客观后果恐惧,同时也需要勾连起对于积极奋斗就能顺利脱贫的信心。特别是在当前全国都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穷人只要树立对于贫穷的正确认知并付出积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顺利加入脱贫行列。

(2)通过奋斗取得成功的经历对改善贫穷认知有重要的意义。“认知税”之所以会对穷人的决策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归根到底而言还是贫穷给人屡次带来的失败体验,让他们丧失了继续努力的信心,这也是穷人为什么一直穷并且越来越穷在穷人认知上提供了解释。因此,我们应在扶贫过程中为穷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努力确保穷人努力就能有所收获,努力引导穷人对于贫穷的认知向积极奋斗就能获得改变转变,从思想上摆脱“认知税”带来的消极与麻木,让穷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摆脱一味地物质扶贫带来的返贫风险。

四、实验的不足与下一步研究展望

1.就实验本身而言,第二个实验的实验词汇太少,容易让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天花板效应”,从而使两组被试在结果上差异不明显。如果加大词汇量,实验结果可能会更加显著。

2.实验仅对人们对于贫穷的外显认知进行了研究,并未涉及人们的内隐认知,人们在内隐认知上是否存在不同?不同经历的被试在内隐认知层面是否也存在差异?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下一阶段试验中继续探讨。

猜你喜欢
穷人消极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让自己发光
穷人的尊严
一枚词语一门静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