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仙,李光雪,孙 颖,李 琼,侯根翼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并不少见,且属于围术期常见并发症,因深静脉血管中血液出现凝结现象,形成深静脉血栓,一般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现象,引起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等,甚至是瘀滞性溃疡,导致病情加重,影响预后,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本文选择了142例患者且分成两组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内收诊的妇科手术病人中随机选择1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研究组,各组71例。对照组,20~59岁,平均(43.92±6.95)岁,BMI(体重指数)21~24,平均(22.41±0.43)。研究组,22~64岁,平均(44.85±7.61)岁,BMI为21~25,平均(22.58±0.27)。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对照组的71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根据妇科手术的护理标准流程,提供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提供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术前,护士详细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强调常见诱因,介绍预防措施,指导病人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术后,护士多多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积极参与锻炼。出院之前,嘱咐患者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生活中,多饮水,观察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适当增减衣物,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与此同时,强调心理健康指导,说明负面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缓解患者悲观情绪,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增加依从性,配合治疗。(2)饮食护理。日常饮食,多吃低盐低脂、高蛋白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宜清淡,以易消化食物为主,每日,饮水量至少1500 ml,保持大便通畅。(3)肢体护理。手术前,护士协助患者在床上运动,指导患者掌握翻身的正确方法,强调肢体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定时协助病人翻身,肢体适当活动。同时,评估患者肌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通过按摩、针灸及推拿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尽早下床运动,另外,根据需要,给予电针或者加压弹力袜等配合治疗,对肌肉产生刺激作用,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4)病情护理。护士注重早期观察,测量患肢周径,对肢体疼痛程度进行准确评估,详细记录皮肤的颜色及温度,对于疑似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例,需及时通知医生,做好进一步检查工作,若是明确诊断,需遵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治疗中,需严格控制药物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预防出血。在此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皮肤黏膜,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第一,护理之前与护理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
第二,统计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予以x²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Fib与D-D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Fib与D-D(n=71)
表1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Fib与D-D(n=71)
组别 Fib(g/L) D-D(m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3.71±1.07 4.35±1.29 0.35±0.13 0.42±0.15对照组 3.78±1.35 5.11±1.64 0.37±0.11 0.58±0.14 t值 0.342 3.069 0.989 6.570 P值 0.732 0.002 0.324 0.000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的8.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统计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n,%)
一般情况下,妇科手术治疗后,患者需一定时间的卧床休息,在此过程中,下肢肌肉维持松弛状态,血流速度放缓,同时,在手术创伤的影响下,受损的组织释放出大量的组织因子,并渗透至静脉血中,导致血液凝集,促使静脉血处于高凝状态[2]。同时,在运动牵引伤口的情况下,早期下床参与活动,配合度并不高,下肢静脉血出现瘀滞现象,回流受到阻碍,引起血栓[3]。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囊括多方面元素,多元素一并实施的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着眼于心理、生理等多个层面,围绕病人实际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妇科手术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通过健康指导,督促病人养成良好习惯,缓解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肢体护理与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尽早干预。
综上,集束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