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弟
(昌邑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山东 潍坊 261300)
化疗会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受损,引发众多毒副反应,其中周围神经毒性对于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1]。本文旨在研究接受化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特点,制定最佳护理策略,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在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化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划分为调研组与普通组。调研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5岁,平均年龄为(51.9±4.5)岁,其中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10例,卵巢癌7例,恶性绒毛上皮癌3例;普通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37岁,平均年龄为(51.7±4.3)岁,其中子宫内膜癌8例,宫颈癌11例,卵巢癌6例,恶性绒毛上皮癌4例。两组患者年龄以及病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同期比较价值。所有资料均经过患者同意后进行公开,所有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调研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普通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普通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检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现患者不良反应严重时需要上报。调研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化疗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积极情绪,可帮助患者提升免疫功能,对于周围神经毒性症状具有缓解作用[2]。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需要对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妇科恶性肿瘤疾病,耐心回答患者的有关问题,便于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提升患者护理依从。
记录两组患者接受化疗后神经毒性严重程度,对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进行分级,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标准:Ⅰ级:患者腱反射消失,出现知觉障碍,尚未影响肢体功能;Ⅱ级:患者发生感觉障碍,有针刺感,影响到肢体功能,对于日常自理能力影响较小;Ⅲ级:患者发生感觉缺失,肢体有麻木感和针刺感,对于日常自理能力有一定影响;Ⅳ级:患者发生长期感觉障碍,对于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影响较大。
研究数据全部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运算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卡方(x2)检测,当检测后的P值<0.05时认为组间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下文表1所示,调研组患者接受化疗治疗周围神经毒性严重程度低于普通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比较[n(%)]
妇科恶性肿瘤对于妇女生命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当前化疗属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疾病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于正常细胞也会起到杀灭作用。护理人员对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需要详细了解不同化疗药物的特性,便于对患者采取对症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注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由于周围神经毒性感觉丧失后发生意外受伤。肢体症状较轻患者可戴手套,穿宽松棉袜保护足部,不直接接触热水袋,避免发生意外烫伤,上下楼需要专人陪同,避免发生意外跌倒。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于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周围神经毒性作用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