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梅 BAI Mei 朱 林 ZHU Ling
居住区构成社区的物质环境,归属感构成社区的心理环境,二者共同构成了“社区”的概念。同时,居住区属于城市规划学的范畴,归属感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是不同学科范围的交叉融合[1]。在构建社区物质环境的同时,不应忽视社区的心理环境的营造(图1)。
对于社区归属感的研究,西方社会学者代表人物有卡萨达和诺罗韦兹,他们研究发现,人们与社区归属感有紧密联系的是社会关系,总结出以下五个影响因素:居民社会经济地位、住区内居住时间、居民与住区的社会关系、居民在住区参与程度、居民对住区的满意度[2](图2)。
住区室外环境是老年群体活动时间较长、社区参与度较高和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活动空间,是最直接最有利于社区归属感营造的场所。但是目前我国老年群体的居住环境质量与我国主要的居家养老模式存在诸多矛盾,随着我国养老政策不断更新修改,相应的养老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在“9073”的政策导向中,仍有90%的老年人需要通过居家养老模式来安享晚年。目前,这些老人大多生活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建造的旧住区。
图1 “社区”的组成
图2 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
本文以旧住区室外环境为研究对象,这些老旧住区作为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由于建造年代较早,至今住区环境质量落后而且基础设施缺失,几乎所有住区都缺乏相应的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导致住区环境现状与适老性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依据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对旧住区进行适当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与养老设计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旧住区室外环境的适老性营造,可遵循以下五个需求。
老年群体户外活动空间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行为方式,动态行为需要在开放宽敞度高的、基面平整的环境中进行;而围合感、私密性较强的环境适合于静态行为活动。因此,营造适量动静结合的活动空间以满足老年人需求很有必要。
孤独是老年群体最为普遍的心理特征,营造有利于沟通交流的住区环境,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老年群体的社区归属感。在室外空间设计中,应多加考虑参与度、开放度高的活动空间,以提高老年群体的交流与相处机会,加强邻里关系,减弱老年群体内心的孤独感。
营造安全感不仅是居住区首要设计原则,同样对于老年群体尤为重要。在住区需要遵循老年群体的活动特征去营造安全感,同时还要根据老年群体的生理与心理情况,从触觉和视觉去考虑空间尺度、材质、导向性、识别性、服务设施及无障碍等具有针对性的设计。
舒适感是当人们在环境中活动与人互动时产生的愉快、舒适、放松的主观感受。舒适感可分为感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感知舒适感,指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获得周边环境的认知;行为舒适感,指人在住区环境进行活动时和设施使用过程中的感受。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指出,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老年群体同样仍有更高精神层次的心理需求[3]。室外环境应针对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求,提供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老年群体长时间在自己熟知的环境中会积淀厚重情感和邻里关系。在这种强烈社区归属感下,希望可以以老年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同时对既有旧住宅区的空间环境(如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景观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适老化评估与分析,从而提出较为适宜的优化改造策略,来增加老年人的内心归属感。
旧住区室外环境类型单一化,缺少公共活动空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和景观节点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可以有效地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户外活动。增加居民的邻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起到增强识别感的作用(图3)。
4.1.1 社区广场
社区广场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中最普遍的日常活动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为社区内居民活动提供空间场所,从而削弱社区的城市性特征[4]。目前,旧住区普遍缺乏广场这种空间尺度较大的场所设计,部分旧住区即使有广场型交往空间的存在,也多被改用或占用。
在旧社区更新中,应根据住区面积、人数,因地制宜设置尺度合适的空间。广场的最佳位置应位于社区中部,不宜超过住宅楼300m的范围,且为视野较为开阔和人流量活动大的地段。适合于社区广场的类型主要分为:①小型广场,适合老年人进行散步、遛狗、休息等单一类型的活动(图4);②中型广场,适合老年人进行多人共同参与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等[5](图5)。
图3 住区活力空间
图4 小型广场
图5 中型广场
4.1.2 宅间空间
宅间空间是住宅建筑与公共空间之间,具有半公共性质特点的过渡空间,适合于小尺度活动场所的围合,可主要作为深层交往活动的场所。
4.1.2.1 空间限定
宅间空间应进行私密性与半私密性的界定。空间限定的常用手法采用硬质铺地与绿地相结合。地面主要以绿地为主要部分,硬质铺地作为辅助,共同限定出交往活动空间,并且以草坪、灌木或其他绿植灵活限定宅居空间与交往活动空间的距离(图6)。
4.1.2.2 空间营造
住宅前空间应充分考虑其空间结构特征,以化整为零作为空间营造的主要原则。采用树池座椅、花坛和木质走廊等景观设施,构建美景和空间的线性兼有的互动空间,结合多个小空间,使这一组合空间具有新的意义。同时,保持多个空间之间的自由功能,提升场所精神,起到吸引老人聚集和改善公共空间环境的作用(图7)。
4.1.2.3 过渡空间
住宅四周是老年人最容易触及的空间,充分利用周围的拓展空间,能有利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室外活动(图8)。
图6 空间限定
图7 线性空间营造
图8 空间过渡
旧住区的道路系统由于缺乏规划,往往等级不清,内部道路交通混乱,人车混行,道路铺装、井盖等设施损坏,缺乏标识,极大地影响了老年居民出行的安全性与可识别性。
4.2.1 社区道路与标识
针对旧住区内部道路空间的更新,首先应将道路划分等级,实行人车分流,社区内街道地面应选择适合的路面铺装材料,结合盲道改变铺筑方式。社区车行道路至少应满足车辆双向通行,以确保医护车辆与消防车辆顺畅通行(图9)。老年人记忆力逐年减退,对社区位置与方向辨识度降低,轴线设计能通过简易的识别标志提高方向感,设置明显的标识设施能很大程度增强社区归属感(图10)。
4.2.2 步行系统与无障碍设计
步行是老年人外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交通系统规划应符合老年人无障碍设计。对交通系统的无障碍设计,一方面,可以改善步行流线与车辆流线冲突而带来的交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小区内交通的安全隐患,为老年人营造出一种舒适、安心的出行体验。
图9 社区道路
单元入口是老年人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对其进行适老性设计显得非常重要。老旧住宅普遍存在单元入口没有无障碍坡道的问题。所以,在进行适老化更新时,应另设无障碍坡道,避免台阶高差给老年人的出入带来不便(图11)。
绿化景观空间是住区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绿化系统能为老年人的户外活动营造不同的体验,增强辨识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整个住宅区的趣味性。居住景观空间建设策略的关键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4.3.1 提高景观绿化率
将住区内废弃的灰空间和杂草丛生的空地,或者拆除违规搭建、居民私自圈占的公共绿地合理利用起来,既提高了环境的绿化率又起到了避免安全隐患发生的作用。
4.3.2 优化景观环境
乔木、灌木与草皮相组合,加以配置水池喷泉,丰富了景观层次。同时,也可以从老年人的兴趣出发,设计景观节点,例如,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相结合,在改善社区公共空间利用的基础上,利用灌木建立私密空间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聊天和交流(图12)。
4.3.3 柔性边界空间
图10 连续性标志导向
图11 室外坡道尺寸要求
图12 某住区景观营造意向
图13 柔性空间意向
柔性空间往往让人产生领域感,也最适合作为种植与采摘活动场所。种植活动既能够鼓励老年人到室外活动,又丰富了社区植被。住宅区种植场地的开辟,为老年人提供劳作、亲近自然的空间,还可以体验农作物收获的乐趣,增强老年人的自身价值感和生活幸福感(图13)。
对住区场所记忆不仅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存在于对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以及场所遗迹的保留。对于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街区公共空间的重建,有必要在保留现有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和人文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有机更新。由于大多数社区的老年人仍希望能够生活在熟悉的环境或熟悉的社区,因此,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妥善维护现有的历史环境资源。
例如,住区内遗存的小路、水间、树木、废弃的轨道等,都应当得到重视和妥善改造,并有机组织到社区的空间环境中,形成了那些孤立的历史标志物所不能替代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氛围,也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和社区认同感[6]。
现今社会,老年群体作为社区归属感表现较强的人群,其心理情感问题与居住环境适老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基于社区归属感对旧住区适老性进行研究,注重老年群体心理方面需求,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研究课题。从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景观空间与人文环境等方面提出适老性设计策略,有利于老年群体对居住环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依恋心理,营造适合居家养老模式的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