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近来多次进入公众视野。中国每年赴美就医的患者中,肿瘤患者约占70%。确实,针对某些疾病(如肿瘤)美国有更多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其费用也可能让人“望而却步”。对于“赴美就医”,我们来听一听浙二肿瘤内科单建贞主任医师的说法。
一、门诊治疗为主
美国医生有更多时间和患者交流,因为他们的助手很多。比如UCLA肿瘤内科医生出诊的标配就是:执业护士,肿瘤内科医生,医生助理,有时还有高年资住院医生。他们很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每个单元有六个小的独立诊室。
在美国,实行看病预约、分级诊疗。肿瘤的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都以门诊治疗为主。病房设施齐全,但收费昂贵,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小住几天。门诊病人的就诊都实行预约制,由家庭医生或社区医院转诊;美国以外的国际患者,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办预约就诊。所以,患者不可能在初诊的时候就接触到顶尖的肿瘤科医生,不然保险公司会不予报销。患者就诊后,预约检查的等待时间也很长。
二、多学科讨论
多学科专家讨论每周会在固定时间进行,分不同瘤种,大牌专家悉数参加。比如肺癌,多学科讨论组的成员有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肿瘤内科、介入治疗科、呼吸科、执业护士等,一般由主治医师(Attending)决定,确有需要的病例才会提交讨论。大家都事先了解病情并做好准备工作,主治医师用PPT汇报病情后,各科医生各抒己见,现场给出治疗建议,是先手术,还是先内科治疗,或先放疗。
有时,医生在门诊遇到疑难病例,也会与医生同事电话交流或通过门诊系统给某些医生留言,以保证高质量的治疗水平。
三、临床研究
在美国,知名大学附属医院里的临床医生特别热衷于临床和转化研究。全世界大多数的新药研究都在美国进行,还没上市的新药组合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这也是美国顶尖医院吸引国外肿瘤患者不远万里前来就医的主要原因。在标准治疗失败、无计可施时,参加临床研究是肿瘤患者最好的选择,现在国内的肿瘤患者圈里也有很多临床研究资讯,临床研究不再是以前概念中的当“小白鼠”,加入临床研究可能是肿瘤患者漫漫征途上的惊喜。
UCLA的I期和II期原创性研究非常多,很多患者远道赶来,就为能加入临床研究。比如:一个患者到医院,采集信息时就被考虑是否符合临床研究,如果临床医生考虑入组,一分钟后相关人员到位,临床医生现场与患者交流,有些患者当场就签加入临床研究的知情同意,并进行后续流程,随访很温馨、细致,不良反应的汇报和处理也很及时。
在UCLA门诊,有一位来自中国的46岁女性肺腺癌患者,2年前发现晚期肺癌,已无手术机会,基因检测提示没有相匹配的靶向药,国内医生表示预期生存不容乐观。她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后经熟人介绍到了美国加州一家医院就诊,自费接受了同步放化疗,2个疗程后却发现肿瘤反而增大并扩散了。她说:当时好绝望,没想到不远万里、克服重重困难来美就医,仍然看不到希望。后来,他的医生推荐她到UCLA肿瘤中心参加临床研究,就这样,她加入了这个免疫治疗+CDK4/6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治疗药物是全部免费的。2个月后评估疗效时,她体内的病灶全部不见了!迄今为止她加入这个临床研究已经18个月(第23周期)了,现在每天生活与常人无异。像她这样的患者就是赴美就医的获益者,因为美国的新药临床研究非常多,但首先得找对医院和医生。
另一位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是一位老年男性,确诊肺癌后,直接到纽约顶尖医院治疗,之后转到波士顿最顶尖的肿瘤医院。因为没有适合他的临床研究,美国医生给他用了四周期的化疗后发现肿瘤更多了,之后给他进行免疫治疗,体力每况愈下,医生建议他回国。他在美国用的都是小细胞肺癌国际和国内指南里推薦的标准治疗药物,其实,在国内如我们浙医二院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国际化标准治疗。如果这位患者想听美国医生的治疗建议,他在浙医二院的国际远程会诊就可以实现了。因此,如果没有新的治疗手段,那“赴美就医”就完全没有优势可言。如果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联系上美国医生岂不更好?
今年5月,有一位III期肺腺癌术后患者,在标准的术后辅助化疗后,没有检测到能用靶向药的基因,他很担心癌症复发,单建贞医生帮他联系了UCLA的医生,告知他的病情。幸运的是,刚好有适合他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作为术后辅助治疗,而国内没有类似的临床研究能加入,这位患者的经济条件也不错,于是他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国内就预约好了去UCLA参加临床研究。对于国内患者,UCLA还会有中文翻译志愿者的服务。
抗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的费用,还有衣食住行等花销,如果不幸在异国去世,也是一件非常凄凉的事。现在很多肿瘤的诊治,国内外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今年5月份以来,cFDA气势如虹,国外抗肿瘤新药零关税快速审批上市,有些还很快就纳入了国家医保,比到香港去代购药物还要便宜。并且,除了进口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迅速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很多大医院也在开展肿瘤治疗的国际化多中心的新药临床研究,国产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药物,以及自主研发的新药也很快上市。
因此,什么情况建议“赴美就医”、到哪个医院找哪个医生、怎么预约……
是否“赴美就医”我们需要综合多方因素再做决定:
1.病情很复杂,国内诊断有困难。
2.国内标准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且没有其他治疗选择,而国外有合适且免费的临床研究可以入组。
3.国外有更好的治疗设备或治疗团队。
4.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好的经济条件做支撑。
最后,健康还是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关爱自己、关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