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光
【关键词】学习支点 激活 思维
力学之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作为教师,我们期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搭建起撬动学习过程的支点。那么,如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给他一个有效且恰当的学习支点,激活其思维,进而撬动整个学习过程呢?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做了有效的尝试,整理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立足文本,发散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优秀篇目都是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素材。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将人与动物、植物的彼此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在感受文本的有趣之后,教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如果我会变。我真希望变成(),这样就(),我心里想着,就觉得()。呀!我真的变成了()……”由此引导学生在习得文本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融人想象,发散思维。再如,为引导学生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文中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一句话的含义,教师搭建了这样的支架:如果伯牙鼓琴,志在____,钟子期日“____兮若____”。以众多意象的发散,最终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体会“知音”的文化内涵。
二、借助比较,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潜在能力。如果激发得当,学生的潜能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确定性的内在需求。
1.做好预先设计,激发学习潜能
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可能,有待于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并激发。如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教材为学生创设讨论、比较的机会,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活动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笔者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将《卖火柴的小女孩》与《凡卡》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从对比中分析、推理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经过比较,學生们发现这两篇课文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见下表:
在分析这些异同的过程中,学生经过筛选信息、分类整理、推断讨论后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一条主线,牵动全身。《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每一次小女孩出现的场景都离不开火柴,而《凡卡》一文中不管怎样叙述城市与乡下的生活,都以信为线索,串联全文。第二,特殊的发生时间,反衬出人物的凄惨。无论是丹麦的大年夜,还是俄国的圣诞节,都如同我们中国的春节一样,应该是举家团圆、欢欢喜喜在一起享受幸福、享受美好生活的日子,而这两篇课文的主人公的命运都是那么凄惨。第三,相同的人生阅历,确定了故事发展的基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是丹麦的作家安徒生以乞讨的母亲为原型创作的,《凡卡》是俄国的作家契科夫以父亲杂货店里的学徒工为原型创作的。无论是童话中的人物,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最后的命运都是悲惨的。第四,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样的催泪效果。《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小女孩一次次美好幻想的破灭揭示出社会的黑暗;《凡卡》一文将城市的生活与“美好”的乡下生活对比,反衬城市生活的悲惨,同时以甜美的梦结尾,更加暗示出现实生活的残酷。第五,难以言尽的结局,给予人深刻的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结尾,小女孩最终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她的死亡意味着痛苦的结束,然而却给每一位读者以深刻的思考;而《凡卡》以梦结尾,在这甜美的梦里,他看到了幸福的情景,但这样的美好反而衬托出他此时无法得到改变的凄惨现状。在文本对比中,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信息,加以整合筛选提炼,然后分析、推理,自我校准,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也随之浮出水面。
2.关注动态学情,激发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的可能性,才能促进学生真实地发展与提升。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师的教学定位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方法,采取基于学生合作的半独立阅读方法,教师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文章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内容与表达方面的异同。其间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讨论:初期,第一个小组将第二个方面概括为“性能”,其他小组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到南方的,因此客家民居的作用主要体现为防盗,防当地人的排挤。于是将这一内容概括为“建筑的作用”。第三个小组认为概括为“功能”比较妥当。这就涉及哪个词语概括得最为精准、恰当的问题。于是学生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明确了“性能”的解释是器材、物品具有的功能,“作用”的解释是用途,“功能”的解释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学生对照解释再次回看课文,发现文中主要表述了建造客家民居有利的作用,最终将第二个方面概括为“功能”,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精准概括,进一步锻炼了自身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互文阅读,激活学生聚合思维
“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的。她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因此,对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互文式阅读,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聚合思维。
在研究小学语文名家名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进行互文性阅读,将文本的过去、现在、将来构建成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走进一个个立体的名家世界。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是初识鲁迅的人物单元,涉及的篇目有《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四篇作品让我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鲁迅的精神与追求。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很多教师利用鲁迅笔下充满童心童趣的文辞字句来打开学生们的心扉,让学生们亲密接触和品味文本中的文字,然后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相遇相知”或向往之感。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个童趣的层面,学生就会对鲁迅精神及其追求的了解产生偏颇。换句话说,这样浅层次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升。仅仅以“闰土教闰土”,这样就剥离了鲁迅精神和文化的教学,显然是对鲁迅作品文学价值的浪费,忽视了鲁迅作品中对人性“诚”和“爱”的深情呼唤。
其实,在《社戏》中,鲁迅也以富有诗意的抒情笔调,表现了农村少年聪明伶俐、勤劳能干、纯洁无私及真诚善良的性格特征。这不也正是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中“友善”的价值准则吗?对于儿童的心灵之美,鲁迅是欣赏的,他的笔下寄托着对儿童性格和心理的思考,他的文字中无不闪耀着儿童心灵的纯洁与向往自由的光芒。鲁迅先生以阳光的笔触对待他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描写了单纯的儿童心理和性格,歌颂了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儿童们。课堂上教师通过互文的方式,借助《社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鲁迅笔下少年儿童身上所具有的真诚与友爱。设计如下:
1.披文入情,品闰土。
(1)整体感知,回顾主要内容。
(2)默读批注,再现闰土印象。
(3)回顾事件,明确文章写法。
2.互文对比,说儿童。
(1)利用学习单,阅读《社戏》节选。
(2)小组汇报,总结文中儿童特点。
(3)归纳整理鲁迅笔下少兒形象特点。
文中的“我”虽然不是鲁迅本人,但带着鲁迅的影子,使学生感悟到鲁迅在这里是借助“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与梦想。鲁迅先生虽然没有专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但在他的小说和散文里,却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儿童形象。他笔下的儿童是不是全如少年闰土、阿发、双喜等那样热情、友爱、真诚呢?如此提问可以再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种互文阅读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构建起对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系。
四、主题教学,激活目标思维
主题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实现多元智能发展的一个方式。去年我校将“具有特色的民居”作为游学资源,带着部分学生去陕北参观了窑洞。今年,学校将继续延伸这一主题,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以介绍民居特色的方式,推荐游学地点。因此,撰写推荐民居的解说词成了每个学生要完成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单元习作的要求,教师将《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学定位为研学活动的先导课。在教学中,以单元主题为线,以研学活动为依托,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让略读课文成为精读课文教学的延伸面、单元教学方法的整合点、单元思想情感的深化处。
同样是民居,却形态迥异,这是不同民居的外在特点。那么,造成形态迥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归结于民居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的功能等综合因素。这也提示教师:教学中不能止步于民居的特色,还要探究形成特色的原因。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因此,教师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为:了解文章表达顺序,领悟不同方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学以致用,并借助文本中的内容、语言、表达形式等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该方法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以及学校的“研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变得更为广泛。学生以目标为思维导向,借助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等学习活动参与其中,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
教无定法,学贵有法。在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为己任,必将成功搭建起可以帮学生撬动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