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平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至此,新课改理念提出,素质教育成为校园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而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工作也走上了最新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其中的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落实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效果,才能够使学生未来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8.2,Q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007-01
高中阶段生物知识的学习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参与到实验知识学习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做出贡献。因此,高中生物教师也需要意识到實验教学工作的创新方式,用最新的教学方法,落实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效果,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得以提升,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指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能动作用。而主观能动性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对客观世界产生认识。第二就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把二者相互统一,就能够展现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开展阶段,教师采用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因为我国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是淘汰式的升学方法,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只意识到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但是却缺乏团结合作的能力。但是,面对当今的社会来看,人和人之间相互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在多人合作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才能够使社会得到发展。在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共同结合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不同的实验步骤,这样只有通过小组的合作,才能够保证每一个实验都顺利的完成,最终得出正确的知识结论,这样能够把实验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让学生真正的把理论内容应用到实际之中,通过实验获得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创新高中实验教学,落实科学探索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实验
在新课改理念下,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改善原有的评价方式,针对课程的评价方式,改革需要一课程的实施为主,关注到课程开展的质量,对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这也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通过学生对实验的开展,教师实施良好的评价,能够强调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是以高考为重的应试体制,所以各个学校对于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课程的安排相对比较少,因此,教师想要创新生物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带领学生能够走到实验室之中,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针对生物实验课程收集相关的材料,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生物实验的开展。因为生物课程的实验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结果非常明显,容易上手,因此,要求学生每一堂实验课上都自己动手试试,如果条件有限,教师就尽最大可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观看实验的结果和实验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或者教师的演示,能够更加明确整个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记住相应的步骤,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教学
目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就包括小组教学的模式。通过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在实验课程中更好地体现教学的结果,在实验开始的时候,针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所使用的材料及相关的用品,学生都需要十分的了解。然后,把每一个步骤进行具体详细地落实到每一个组员身上,按照人的数量进行多少的分配,同时需要小组内部拥有专业的记录员,能够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科学的记录,以便于在结果出现错误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进行回头检查。教师在小组分布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保证成绩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涉及到实验课程,很多教师也是一带而过,只是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用说教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很难激发学习兴趣,综合素养也无法得到培养。本文提出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的创新,希望能够通过最新的教学方法,落实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效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飞.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以甘肃省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