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婷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强,学前课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学前教育课程理念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的设置安排应该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同步。而此阶段的幼儿对色彩有着强烈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创造力一项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丰富的色彩绘画,儿童的发展潜力无限,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色彩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能力发展。
【关键词】 幼儿美术;色彩教学;方式策略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社会和家庭关心的重要话题,在此关注下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一重要文件,在艺术部分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和创造美。”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可塑性非常强,用色彩描述美好的世界是幼儿的本性使然,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色彩运用的培養,在色彩的变幻中强化幼儿的绘画技能、激发感情和创新思维,为幼儿插上五彩缤纷的羽翼。
一、色彩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世界级别画家列宾说:“色彩即思想。”由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语言表达不全面、情绪不稳定以及性格特点的迥异,导致幼儿的思想不可琢磨,而用色彩描绘的方式则很好地弥补了情感宣泄的场景。在幼儿的美术教学中,色彩的影响非同一般。
首先,色彩表达了幼儿的情感寄托。在面对一些颜色鲜艳等偏好的色彩时,幼儿常常能感受到安全,身心舒适。反之,一些黑灰色的色彩让幼儿敏感、恐惧、暴躁。教师可以通过幼儿色彩的应用知晓情绪的对应关系,碰触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朝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其次,色彩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大家都知道,色彩在婴幼儿的发展史上是黑白期和色彩期,而有关幼儿对色彩期的认定影响,就有专门的心理专家耗时多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最终表明,偏好亮色系的幼儿比较偏好暗色系的幼儿智商更加可观。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幼儿合理地运用色彩。
最后,色彩的暗示作用较为明显。在实际生活中,红色常常让人觉得亢奋,绿色让人觉得亲切,黑色让人觉得压抑,这些主观的感受都是来自色彩的暗示,即暖色调和冷色调。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色彩对幼儿的影响,合理地进行引导,科学运用色彩。
二、有效进行幼儿色彩教学活动的方法策略
海岩说过:“生命是有颜色的,颜色是有生命的。每个人对生命有着不同的感受,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鲜活的颜色诠释出幼儿五彩斑斓的生命色彩。
1.多种感官参与色彩的判定,大胆表述色彩的内涵。幼儿同成人一样,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不仅有感情、有想法更有着梦幻般的幻想。而色彩的横空出世,正是幼儿感知世界表达感情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多感官的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色彩的内涵,激发艺术素养。例如,在进行上海交大版《美丽的蝴蝶》活动时,教师让幼儿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且在播放《蝴蝶飞》的轻音乐中感知自己绘画的蝴蝶飞舞的情景,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其他小朋友进行描述。在欣赏马蒂斯的《金鱼》时,通过作品的阴影部分让幼儿感知金鱼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在实践活动中,多角度的示例、多感官的参与,尊重幼儿对色彩的运用,鼓励尝试更多色彩,不断提高强化色彩的运用能力。
2.提供有力的工具材料保障,激发幼儿兴趣。在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新鲜多样化的工具更能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美术活动更能有效的进行。例如,在中班《七彩的房子真漂亮》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房子的几何图形拼图;在小班《画乌龟》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木偶“忍者神龟”,丰富的活动工具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绽放色彩的魅力。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对幼儿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这种爱玩的天性开展美术活动,在活动中对色彩的运用不限制,对绘画的方向不约束。例如,带幼儿进行室外游戏时,让幼儿以分组的形式用最快的速度收集操场上飘落的树叶,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裁剪创作,然后涂上不同的颜色,印在教师准备好的白纸上。幼儿在欢声笑语中跑跳,用心裁剪出不同的形状,涂上不同的颜色,在团队协作中不仅发展了智力,同时提高了情商,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
幼儿时期是美好但又短暂的,美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因此,教师要明确色彩运用的价值,努力学习有关幼儿的心理学知识,不断钻研运用色彩的专业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让色彩成为幼儿生活中最绚丽最丰满的羽翼,自由自在飞翔在健康健全的人格天空中。
【参考文献】
[1]郑翔琼.论色彩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价值[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17-117.
[2]蒋金芳.对幼儿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6(90):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