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春
高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阵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依靠课堂各组成环节之间有机结合。常见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第一,导入新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第二,讲授新课,依据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是课堂最重要的部分;第三,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第四,总结升华,是充分挖掘课程内容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第五,拓展迁移,是对课程意义的开发。
当然,高中语文课堂各个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导入的方式各种各样,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各有千秋,反馈练习的形式也有不同,每一堂语文课对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作用也不一样。通过字理探究,让汉字的魅力贯穿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思维品质,还可以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1.用字理让课堂导入有趣味
课堂导入起着连接师生情感,打开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字理”探究,是课堂导入的一个有效途径,能触动学生心弦,激发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例如,《咬文嚼字》是一篇“玩味”文字背后意味、意境、情感的文章,以“字理”探究导入,非常应景。我们可以通过“登”字的字源入手导入。教师设疑:“五谷丰登”中的“登”是什么意思?“登”是动词,为何字形上有“豆”?教师解疑:
中间的字形像盛装粮食的容器,四周像双手双脚举起容器,所以“登”的本义是“手捧装满丰收粮食的盛器,走上祭台敬献神灵”。如“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诗·大雅·生民》)”中“登”就是取本义中的名词“容器”之义,而“五谷丰登”中的“登”就可以直接从本义进行联想:老百姓丰收之后装满粮食祭祀天地。由此推之,“登”为“粮食丰收”之义。
2.用字理让教学难点有突破
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的形成是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同现有的知识要求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说明越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差距既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利机会。尤其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用字理突破难点的作用更明显。以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桂枝香·金陵怀古》这两首怀古词为例,可以从“比”的字源入手。
“比”的甲骨文为“”,两人相似,并肩而立,说明能够用来比较的诗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有某种关联性,第二是实力相当。这就使学生在比较两首怀古词时,找到了比较的依据和角度,并以此为突破,从两首词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异同。
3.用字理让课堂总结有规律
课堂小结能体现课堂教学过程与知识的完整性,能为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提供引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因此,在文言文课堂上,对实词运用规律进行小结时,字理探究是不错的方法。如文言实词“疾”的多义,在“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史记·屈原列传》)等中意义都不一样。
其本义为“中箭受伤,卧床休养。”“疾”的字义在流变过程中产生了改变,由箭联想到射箭的速度和被射中之后的结果,于是有“快速,急速”和“疾病”之义,由受伤联想到感受,于是有“痛恨”之义。见微知著,文言文实词教学的难点就是现代语境和古代语境的差异,通过字理,让学生直接探寻文字的本义和规律,就避免了学生用现代字义去歪解、错解古代字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用字理让拓展迁移有深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还需要“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对课文的内涵解读是否深入,对课文的当下意义是否延伸,考验的是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尤其是针对国学经典篇目,以字理為切入口去拓展视野,更能挖掘文章的文化底蕴。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这篇文章处处体现出“礼”文化,而“礼”也是孔子核心思想之一,不仅孔子举止有“礼”,而且思想也崇“礼”,怎样挖掘“礼”的内涵便成了最重要的拓展环节。不妨从“礼”的字理入手,
本义为“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说文》中也认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从产生之初就能够看出来几点:第一,“礼”首先是一种礼节仪式;其次是大家内心自觉遵循的思想和信仰;再次可以延伸到需要一定外力(国家、制度等)来规范的生活方式;最后通过“礼”达到“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乐记》)的理想境界。“礼”字溯源,既可深入到传统文化内核,又可作为探寻当代文化意义的重要契机。
叶澜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字理探究,玩味文字,让文字的魅力在语文课堂充分显现,还语文课堂最质朴的样子,给莘莘学子最有意义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