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唯
禅宗六祖惠能弘法的《坛经》,作为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两段经文被编入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佛理禅趣”中。禅是儒释道的哲学化,诗是中国人情感的文学化,禅的理寄寓着诗的象,禅学与诗学心灵相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绚丽多姿又久开不败的奇葩,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但是,单元导读提到“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其基本精神是不科学的,…学习本单元应认真加以辨别”这些界定。确实,佛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主观人为地跳过,但佛教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唯心主义的,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如何由流溯源,实现文学作品鉴赏选修课程的终极目标,是教学的难处。但这难处正是我们要用心之处,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篇教材究竟适合用作哪一类学科内容的学习文本,完全取决于使用者将其置于的教学情境,这个情境既包括文本在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组合,也包括学生学习时所处的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坛经两则》是侧重于学习文本内容的情境材料,这一类材料一般是经过历史淘洗已被学术界认可的传统文化经典,学生通过阅读它们可以获取民族文化的内涵,是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精神食粮。《坛经》中惠能的出身丝毫不神秘,他都能成佛证明其人生智慧一定有可挖掘的地方:他腰石舂米八个月的坚忍,他化身猎人十五年的隐忍,他为法忘躯的弘忍,都表现出了超凡的勇气和智慧。如果说磨难是人生的“尘埃”,那他的一生就是与尘埃斗争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人生的苦修就是禅,战胜自己就能成佛的道理。这对当下娇生惯养的学生来说,是十分生动的精神洗礼。另外,教材“单元导读”中提到“佛经有很强的文学性”,它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知识链接”中亦提到《西游记》《红楼梦》中的禅趣。这些都是《坛经》所独有的“文本情境”,体现了《坛经》能对教育对象的成长与发展所起到的独立的、无可替代的贡献。所以《坛经》大有教学的必要。
有人说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所以我设计了“读《坛经》,疑《坛经》——以问导学,解惑《坛经》”的阅读活动,提出质疑,小组合作解决小问题,留下大问题,让全班讨论。以下是学生的疑问:
1.五祖对惠能一开始是鄙夷、蔑称,但作为一个得道高僧,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态度?
2.“衣为争端,止汝勿传”,为什么得衣会有人害?为什么十五年以后才“出示大众”,难道就不怕人害了吗?
3.五祖为什么不选一个佛学修养深厚的人当六祖?为何看中慧能,为何认为慧能“根性大利”?
4.佛教的空等同于无欲无求吗?如果人人都百物不思,如枯木死灰,不是很消极吗?
5.慧能的偈与神秀的偈比,好在哪里?
6.禅宗的顿悟和渐悟哪个更好?顿悟与打坐参禅哪个更好?
7.我们平时都求神拜佛,为什么禅宗却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修行成佛?怎么悟道成佛?
8.修佛法,可修性否?可修志否?可明世否?“修”于一人有何意义?于一世有何意义?
从以上疑问看出,每一个问题都是思想的火花,任何一个问题的讨论都是一次思维的培养。从认知的角度看,课文对于完成识字任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已然”的世界。但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一个介于“已然”和“未然”之间的世界。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他们走进这广阔的未知的精神空间。
如何将教材语言转化成教学的起点,如何帮助、提示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建构,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解决与文本产生的矛盾问题,使文章显露出可被学习的形态。我做了“钻木取火,淤泥生莲——由《坛经》看人生智慧”的教学设计。
1.《坛经》偈语,追根溯源
神秀与惠能大师用偈語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你觉得谁的偈语于你更有借鉴意义?
此环节依学生提问5设计,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兼顾第3、4、6问题的解决。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偈语)
在探讨中引导学生明白“菩提树”“明镜台”“尘埃”“一物”都是譬喻象征。“尘埃”比喻妄念、身份、名誉、情感、成绩……即世间有形无形的一切。学生大部分喜欢神秀,认为他遵循规律、扎扎实实、日积月累、住心观境、渐悟佛法。而惠能太虚无、太空了。
2.钻木取火,淤泥生莲
《坛经》是惠能智慧的结晶,是他的人生总结。所以我们回到文本,找出惠能求法、护法、弘法过程中与“尘埃”作斗争的经历,探讨解决问题3.4.。
讨论分析得出惠能一生经历堪比九九八十一难,他的一生是勇猛精进,为法忘躯,大勇无畏的一生。所以他并不是如同学们问题中说到的“百物不思,如枯木死灰”。
他于猎人队伍中藏身十五年,并不是躲避危险,逃避困难,而是于尘埃中潜行,于人世间苦修,用苦难来磨砺意志,去除妄念、脆弱。尘埃落定,方能成就大智慧。
3.明心见性,本心使然
解决问题2:为什么十五年以后才“出示大众”,难道就不怕人害了吗?
讨论分析得出惠能潜行十五年,重现江湖时,是以风幡之辩撼动佛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反过来说,心静则万物平等无差。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人心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力量?因为他经历生死考验,看到了“本心”中本源本体的生命力。明心见性,澄怀以观,这世间还有尘埃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即是悟见了清净心。此时还有何惧?
教师板书:理则顿悟,事则渐除。
与神秀的先修后悟相比,惠能更直指人心,告诉同学们要“向内求”,挖掘自己本心本体的生命能量,提出人生的实践就是禅,于世间修行,成就最好的自己。
从这一点来说《坛经》是积极的,是符合一个民族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是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魂的,是能够从正面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我从它的社会文本原生价值中挖掘出来的,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生所需的教学价值。整个以问导学、小组互疑、讨论解疑的学习过程也遵循了语文学习从“学得”到“习得”的规律:语言一思维一思想,而且是教师、学生、读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来领悟作者借助这些语言符合欲传递的情感内容。
教材在“阅读指南”中提出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的问题,在“大视野”中节选了袁行霈的《诗与禅》提到“禅对诗的渗透”问题,所以我设计了“禅心诗境”一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结合。
《坛经》有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众生皆有佛性,一念迷,则佛是众生,一念悟,则众生是佛。悟的方法即顿悟清净:于念而不念,于相而离相,心无所住而清净生。面对一切世俗世界而不受制于世俗世界,以一种顺随自然的心态澄怀以观,不执着于我,进而忘我,进入涅榘境界,从而自悟成佛。《坛经》中重个体自由,重心性体悟的哲学,实则是心灵的解放。从这一点来说,禅学与诗学是心灵相通的。
惠能的“坐禅是病”,使得禅宗抛弃了传统佛教的孤灯独坐的苦修生活,行住坐卧皆是道场,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使得禅学和诗学有了相互渗透的基础。
禪家偈语中的譬喻取象,又跟诗歌的意象意境有诸多相通之处,都追求象外之意。禅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质素,诗使得原本枯寂的宗教带上审美的韵致。
品读下列禅诗,走进僧人们的生活,各组任选几首,从意象、意境、情感、语言或色调等方面谈谈你看到一颗怎样的清净心,一种怎样的清净境?(展示部分例句)
(1)松声四壁雨,湖影满床秋。
(2)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3)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洁。
(4)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
(5)四面青石床,一峰苔藓色。
(6)绿蒲眠褥软,白木枕头弯。
(7)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8)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
讨论小结:诗僧们的禅诗意境过于清寒,缺乏认识生活的热情;题材过于狭窄,缺乏社会生活内容:语言拘谨少变化,篇幅少宏放;作诗好苦吟,缺乏自然天成之趣;好用禅语,缺乏空灵蕴藉之韵味。
总结:佛祖说人生无常,于是立地成佛。苏轼感慨人生无常不下百次,“吾生如寄”更成为了他不同人生阶段的重要主题。他是爱上了“无常人生”,于是于人世中修行,终了,他把平生功业归于三个苦难之地,这又是怎样的人生境界!真是如惠能偈语所言:“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因而佛教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是指佛教的诗化。诗禅相通,中国古典诗歌才开辟出了不同于儒家传统诗教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