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是优秀教师的必备能力

2019-10-21 18:19刘思杰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结构化整合深度

刘思杰

自2015年参加实验以来对这个项目的认识逐步加深,深度学习是理念和方法结合。就理念方面他的前身是为理解而教,是相对于浅表化学习、机械记忆而言的,通过近几年专家与一线实践者的努力,把这一项目和国家层面的立德树人结合起来,深度学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从育人方面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2015年参与深度学习项目时,在网络上和纸媒上很少搜索到与深度学习相关论文及实践活动,但经过这几年,有很多的培训、文章在谈论深度学习,很多项目不同领域的研究似乎只有深度学习才是实现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比如江苏教育、人民教育、现代与经典、曹培英、田慧生、吴正宪等讲座,尤其数学领域提到的更多。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一样在教育界已经成为热词。

相对于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洋思的导学案、生本课堂等高效课堂的提法,深度学习更加有效,如果和深度学习相比较以前高效课堂的提法只是突出了自主与合作,自主与合作也只是表面化的热闹,而培养高阶思维、深度思考能力的探究环节只是淹没在了课堂的热闹中。

面对新时代提到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协作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这些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杜郎口、洋思、生本课堂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认知层面都浅显了许多。

深度学习是真教学,是教学本应该就有的样子。他是在研究教育的一般规律、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科特点与本质。好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深度学习给出的一个方法就是整合。当时初次接触这个项目提出整合这一方法还是不很理解,现在觉得整合这一方法和理念是每一位教师的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教材、课标、学情以及所有教学资源的能力,将静态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宏观的课标要求与动态的学情有机整合成为适切的教学材料。再通过一个个的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这种整合强调的是结构化下的序列性,也就是某一学科的结构化的序列性、某一学科素养的结构化的序列性、某一单元的结构化的序列性。整合教材的过程就让教师具有全局意识,具有学科高度的谋篇布局的本领,具有胸怀全局处理局部的本领,具有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本领、具有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资源融合本领。

深度学习给出的整合方法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手段:一种是以教材的自然单元为单位的单元整合,这种方法就是国家课程最好的校本化。是对随便调整删添国家课程的做法的一个矫正。这种自然单元的整合我们一线教师有基础也最好掌握,因为我们一直以来进行的单元集体备课就是这样子的,这种整合是单元集体备课的深化。深度学习项目给出了单元备课模型:单元主题确定、深度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持续性评价。这一模型规范了我们单元集备的模式,在骨干老师的组织下,共同研究本单元的课标要求、学科本质、学科思想,抽取提炼出单元主题内容,再研究单元教学目标,细化课时目标,设计单元活动,设计与单元课时目标相吻合的命题、评价。这种集体的智慧研讨能让骨干发挥作用,能让新手快速成长。相对于以前的以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一篇課文为单位的教案设计更能突出重点难点、更利于挑战性任务的设计、更利于素养的培养。第二种是以某一类学科思想、某一专题、某一作家为单位的跨单元的纵向整合。这种整合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数学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科本质,对相应学段的教材要比较熟悉。这种整合体现比较多是全册的整理归类复习、小学阶段的整理归类、语文主题学习中相关作品的归类中。这种整合是对零散知识的系统,是学生提取输出知识的灵活运用,是解决问题训练思维的学以致用。第三种整合是跨学科的单元整合。我们学校最近尝试设计了一个课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因为我学校的语文教师中有多名是音乐、美术专业改成语文系列的,所以通过音乐、绘画、手工、旅游、古诗词、现代文等感知春天、品味春天、表现春天,最终达到以丰富的体验来描写春天目标,解决学生写作与生活的脱节问题。

当教师具备了整合能力后,他的课堂便会是深度的课堂,他的学生便会在这种深度课堂的设计中慢慢具备了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猜你喜欢
结构化整合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