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10-21 15:50陆赛葵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圆柱体长方体体积

陆赛葵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是一切思考的基础。现今社会,不仅学生应试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就普通劳动者做事也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思维能力是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认识知识了解知识的初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思维思维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由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势在必得。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轻松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大脑智慧,让思维变得更快、更高、更强。认清概念,建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由于小学生语言区域有限,所以他们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学生们要重视概念的记忆,牢记每个概念,每个定理。加强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了开发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解题能力,在应用题训练中,应该重视自编题及一题多解的训练。自编题特有的合理性结构,以及数量关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思维能力的过程,达到举一反三、灵活思维的目的。

一、在教学中多利用教具学具,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教具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感知中建立数学概念。

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观察力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能力。只有善于观察,才可能发现问题,不然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观察意识,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从细节入手,培养空间想象力。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等教学内容主要以图形的认识为载体,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三、精心设计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不管怎样,课堂提问应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特点相适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体现教学关键点、重点、难点,且由易到难,有明显梯度,但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出发”时,先出示几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练习。

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效益。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包括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教学方法很多,如启发法、发现法、讲授法、激疑法、尝试法、探究法等,注重一题多解。一般情况下,多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如果题意不懂,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教师的方法下,通过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主动而积极的探索中,学生就很容易生成富有智慧性的新的东西。

新课堂教学方式,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中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心理学曾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比如在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参与、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努力采用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适当鼓励,适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向正确方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强化动手操作,让其在活动中长智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如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推导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要求学生认真觀察教师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同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平方厘米,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高为1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由于刚刚自己动手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因此很快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40÷2÷10=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3.14×2×2×10=125.6(立方厘米)。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做题突破难点,培养了思维能力。

学会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无矛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接收和理解方法,要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从而有条不紊、有根有据地说出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步骤,达到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圆柱体长方体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谈拟柱体的体积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谁的体积大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