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期待让阅读有情有趣

2019-10-21 14:30刘惠云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阅读期待

摘要:初中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同时囿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深度,学生还不能自主体会到文本的精妙之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静心阅读,深入研读,真正体味到文本的优美之处和内涵,使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有情趣。

关键词:阅读期待;激趣导入;猜读设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閱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体验的引领,是探究的前奏。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巧用阅读期待,让学生感受课堂阅读乐趣;活用阅读期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真正地让学生喜欢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激趣导入

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好的导语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样的激情导入,联系生活、渲染情感,紧紧抓住语文教材“人文精神”,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例如,学习《背影》时,教师满含深情朗诵诗歌《父爱》:“朦胧时候,父亲是一座大山,坐在他肩头,总能看得很远、很远。懂事时,父亲是一棵倔强的弯松,这才发现,我的分量是这样重、这样重。而现在,父亲啊,你是一首深沉的诗,儿子默默地读,泪轻轻地流。”今天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背影》中作为儿子的朱自清想起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一次次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二) 视听音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例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课前播放歌曲《好汉歌》,从这首歌最能体现水浒的英雄好汉的共性的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木兰诗》时,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激发学生对木兰巾帼英雄形象的感性认识;学习《背影》时,播放筷子兄弟的MV《父亲》,激发学生对自己父亲的联想,感知父爱的深沉和伟大,为理解文中的父爱奠定情感基调。如教《春》《钱塘湖春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几幅多姿多彩的春景图,再请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以上的激情诵读和利用多媒体技术音画导入之外,还可以设置悬念、背诵传统文化诗句、利用生活现象、经典故事、社会热点、实践实验、谜语歇后语等导入阅读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 猜读设悬

猜读,是对文本深入了解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读书方式。猜读法不仅可以快速地提高阅读效率,而且也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猜读还可以与写作高度结合,使阅读变得趣味横生。结合《最后一课》阅读教学实践,例谈猜读教学如下:

(一) 猜题目

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教师让学生针对题目发问,问题总结如下:最后一节什么课?谁上的最后一课?为什么是最后一课?我在最后一堂课上都学了什么?最后一堂课上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特别之处?上课时我有怎样的表现?心情怎样?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导向大胆猜测,积极阅读,学生阅读兴趣十分浓厚,阅读动机十分明确,阅读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在阅读时已经形成了明确而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这种期待心理使其全神贯注地从已知文本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查考验证、想象推理,诸种活跃深刻的思维皆为探求既定问题的答案,从而在快速阅读中感知文本内容。

(二) 猜细节

精选小说留白处,引导学生猜情节细节。小说中写到韩麦尔先生忽然叫到我的名字叫我背书时这样写道:“轮到我背书了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接着写了大约的500字韩麦尔先生对我们的教导,这些教导都是语言描写,所以教师利用猜读法让学生猜测情节细节:此时的小弗郎士“头也不敢抬起来”,只是听到韩麦尔先生的教导,你能猜想一下此时的韩麦尔先生有怎样具体的表现吗?请结合全文补写出韩麦尔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小说以塑造人物为核心,通过结合全文合情合理的猜读细节,有助于学生深入细致把握人物形象,从而也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丰富了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阅读。

(三) 猜结尾

小说结尾出这样写道: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待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小说结尾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教师鼓励学生合情合理地大胆又个性化地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鼓励学生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笔者在品读了学生续写的小说之后,深深感到猜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利用阅读期待,把握学生的阅读心理,挖掘文本的动情点和留白处,用心激趣导入,巧妙猜读,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深入品鉴文本内涵,从而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舒春燕.部编版初中语文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2]蔡文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王城磊.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4]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刘惠云,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期待
浅谈引领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让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田
演绎“阅读期待”的精彩
词语导入课堂,有“形”有“效”
阅读期待
浅谈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期待:回归文本的价值体验
怎样用阅读期待激发小学生阅读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