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刚 孔令炜 李祎
摘 要: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培养“双创”型人才的背景下,建筑类院校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是努力实现这一重大目标的首要课题。本文针对当前建筑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形势下的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构建要素,对于积极推动建筑类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材料化学;培养模式,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经济论坛在天津举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和“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并且他在此后的多个公开场合频繁阐述这一关键词,力图激发年轻群体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高校拥有众多工作在科研教学一线的高素质人员并且在各种国际国内最前沿的科技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使得高校成为最具有活力的创新创业主体。只有不断的改革高校内部运行机制和培养方式,才能使得高校作为双创主体发挥出最大潜力和作用。国家关于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逐步推进地方院校向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鼓励引导学生创业。[1]针对中央的精神指示,吉林省政府出台32条举措推动双创发展,着重强调要以人才为导向,依托大学建双创平台。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当前创新创业精神对大学生的培养需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加快修订完善与双创精神相符合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与之对应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2]
1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专业培養模式无法满足双创精神的需求
“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都对当前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3]传统的材料化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与理论课堂学习方式的脱节,这些种种问题都表明传统的培养方式无法支撑双创精神的要求。此外,产学研合作一体化落实不到位、工程认证达成度不理想、多学科交叉力度不足等都会掣肘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建筑类高校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2 旧知识体系无法满足材料化学专业技术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性能绿色材料,例如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等的需求不断加大,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是更加节能环保绿色健康,而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极大提升。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将导致科学的重大突破,高新技术的产生,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同样的,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此外,材料化学专业未来将与人工智能化、机械自动化等领域进行融合,促进材料化学的制备加工和改性的技术发展。以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项因素对材料化学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1.3 高校重科研而轻教学现象日益严重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除了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外,还要承担科研工作,现行的高校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体制迫使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面前,更多的教师选择了重科研而轻教学。在有限的个人精力下,教师主要精力投入进了科研中,而忽视了对教学工作的付出,高校管理者如何完善政策以激励教师回归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材料化学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树立创新创业目标
创新创业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魅力。这其中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是最为重要的。学校和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想,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拼搏。通过职业规划这门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认识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奠定基础,并辅以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讲座,从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内在动力。
2.2更新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校各专业应当研究探索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努力将各学科课程有效的整合,并将创新创业理念与学生专业课有机融合,建立一套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新的课程体系。现代材料化学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既包括传统的四大化学课程,同时随着新兴材料的出现,例如智能材料、仿生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为了使学生能与发展最前沿的各种高科技材料接轨,有必要开设与之相关的各种课程,例如开设材料化学前沿、仿生材料学、先进材料与能源环境等课程,从而与传统材料化学课程有机整合,实现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升级。
2.3 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建设
在“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水平的高低,素质的优劣、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个人能力修为的差异和实践经验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加快“双创”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作为涉及多学科的“双创”计划,其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远高于其他教师,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同时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当下的科技社会进步的步伐,广泛调用各种教学设备,钻研各种教学新方法,努力提高个人教学综合素质。
2.4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建设
“双创”教育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以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因此,“双创”教育的培养模式应当明显区分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校应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并与企业共同设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的升华和再认识,并且积累宝贵的创新创业经验财富。我校材料化学专业通过企业体验、互动交流、企业实习、竞赛比拼等活动促进学生与企业的对接,此外,通过开设相关的工厂企业实习课程、搭建实践平台等措施,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宝宽,杜朝军,王利娟,等. 师范院校化工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初探[J]. 江西化工,2016(6): 171-172.
[2] 张克宏,张晓丽,何敏丽,等. 包装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CDIO理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3):30-34.
[3] 叶振宇,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新一轮振兴 [J]. 区域经济评论,2015 (6):61-67.
*基金支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基于工程认证的材料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GH19204;吉林建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XCC1808;吉林建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XCC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