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
【摘 要】 目的:对比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6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包括患者87例,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89例,采取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切开挂线术之后,肛瘘、肛周脓肿复发等症状发生率以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且术后肛瘘、肛周脓肿复发等症状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切开挂线术;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属于常见的直肠疾病,术后极易形成肛瘘,肛周脓肿则是肛周炎症的急性期表现之一。对于肛周脓肿患者而言,切开引流术和切开挂线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1]。本文主要选取176例患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切开引流术以及切开挂线术对于肛周脓肿病症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6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176例患者包含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92例;患者年龄21~56岁。排除有糖尿病史、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肿瘤的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肛周疼痛、红肿,经B超诊断显示形成肛周脓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取截石位、骶管麻醉,对会阴部进行消毒,执行肛门内镜检查,以便更为直观地掌握脓肿范围、位置及可疑内口,再通过半圆肛窥设备观察肛隐窝位置是否存在凹陷、硬结、红肿、溢脓等现象。对于脓肿波动明显的位置行弧形切口或放射状切口,长度应结合患者脓肿情况而定。切开皮下组织及表层皮肤,对脓腔进行探查,彻底排脓之后,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碘伏或双氧水对脓腔进行冲洗。将食指深入肛门内部进行引导,另一只手持银针沿着切口底部向缸内探查找寻内口,并于脓腔最薄位置或破溃内口位置引出银针,同时选用7号丝线在切口位置结扎橡皮条挂线。手术创口位置使用碘伏纱布进行包扎,术后叮嘱患者口服灭滴灵或司帕沙星1周左右,并坚持每天换药,1日2次,必要情况下可中药坐浴熏洗,直至创面愈合[2]。
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取截石位,进行骶管麻醉,且做好会阴部清理消毒工作,在脓肿波动明显位置行弧形切口或放射状切口,长度结合患者脓肿情况而定;切开皮下组织及表层皮肤,使用止血钳剥离皮肤组织且扩张切口,排出脓液,再使用食指对脓腔进行探查,使之在分离脓腔间隔的基础上,搔刮腐败组织,待彻底排脓之后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碘伏、双氧水等进行冲洗;借助探针的使用,对内口进行探查,若内口不显著则可在食指引导下探针,于脓腔底部穿出,依次切开内口、脓腔等组织,修剪切口呈梭形,保证引流通畅;创口位置使用碘伏纱布进行包扎,术后叮嘱患者服用灭滴灵以及司帕沙星1周,并坚持每天换药,直到伤口愈合[3]。
1.3 观察指标
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或复诊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术后肛瘘、肛周脓肿复发等情况以及疗效。其中疗效指标为:痊愈:基本症状已消失,无肛瘘、肛门失禁等症;好转:基本症状明显改善,存在短暂性肛门失禁的表现;无效:基础症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存在肛门失禁、肛瘘的问题。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肛瘘、肛周脓肿复发、总有效率等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在经过切开挂线术之后,肛瘘、肛周脓肿复发等症状发生率以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切开引流术和切开挂线术是治疗肛周脓肿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为避免患者二次手术,有学者提出了切开挂线术,效果良好。为了防止肛周脓肿术后产生肛瘘的问题,内口处理以及原发病灶的找寻是手术的关键所在,而肛隐窝是发生直肠感染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一般可在齿状线上的肛隐窝对内口进行查找和处理[4]。寻找内口的方式主要有:1)病理检查、细菌培养是寻找内口的核心方式;2)以病史为参照,明确内口位置,若为多个外口应预先明确其前后时间,对首个外口进行探针探查,沿主管找内口;3)碘油造影,在肛门外口处注入12.5%碘化钠溶液(或30~40%碘油),再摄片检查,以此明确瘘管深浅及相近器官间的联系;4)触诊确定内口位置,排脓后2~3個月可构成瘘管管壁,若其处于表浅部位,则可以触诊的方式进行条索走行检查;5)依据肛门、外口间的距离,对内口部位予以明确,在肛门中心处画横线,若外口处于横线处,和肛门间距5cm,则内口和肛门齿线、外口相对应;6)探针检测,在肛窥过程中,一旦发现红肿明显的肛窦,则通常可使用银针对内扣进行确定;7)染色检查,将盐水纱条置入直肠内,再掺加1%双氧水、龙胆紫液,于瘘管外口处注入,若无染色液流出,则可依据纱布染色部位确定内口位置[5]。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切开挂线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切开挂线对内口处理较彻底,降低了术后肛瘘的复发,且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较小,可避免引起肛门失禁,而切开引流适用于低位较表浅的肛周脓肿,对于括约肌间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直接切开引流易造成肛门括约肌损伤,同时对内口不能彻底处理,易造成肛瘘复发。
综上所述,切开挂线术不仅能够降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肛周脓肿、肛瘘等的发生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海祥.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1):2285-2286.
[2] 王湘涛.切开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478:1383-1384.
[3] 蒋进广,王猛,陈娟.改良Ⅰ期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24例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18(03):194-195.
[4] 李春雨,聂敏,王军,等.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1(33):203-205.
[5] 郭涛.对比评价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13):245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