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职教育的师资建设

2019-10-21 18:27李娟
信息技术时代·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

李娟

摘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新时期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只有高职院校拥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双师型“的大师级队伍,才能响应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号召,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出高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技能型教师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开始关注高职教育的发展,新建了一批高职院校;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加大了财政投入,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随着国内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内也有相当一部分院校随之转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企业首选的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做到:首先,需要学习其他类型教育的长处,取长补短;其次,针对自己的短板,及时地解决现有的问题;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且发扬光大之。在改革需要采取的众多措施之中,加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也是关系职业院校生死存亡、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所高校的名望不在于有多少大楼,而取决于有多少名师。各种教育政策的推行和教育理念的实施,都需要教师去实施、去践行。可见,对于任何类型的教育,教师都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亦是如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环节。

在2014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部长袁贵仁对于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给予这样的指示:要把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制度、编制管理制度、职务职称评聘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要进行教师编制核定,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逐步解决“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到来,高级人才越来越多,高职师资紧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地改善。以前的高职教育的师资以本科生为主,教授级教师非常罕见,现在,高职教育的师资门槛也随之提高,一般为研究生学历,这在理论知识方面确保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一批普通高等学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增加了高职教育教师的学术压力,在理论知识方面,毋庸置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具有更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在这方面,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应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强向本领域的专家同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学生。

高职院校的教师与非职业类院校的教师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也是相对的优势在于,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本身还应该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但是实际上,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大部分来自招聘过来的研究性高校的研究生,所以,总体上理论知识够用,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就是教学活动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理论知识的传输为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纸上谈兵”。就业时很难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短板。

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培训时间短,多数流于形式。一般来说,教师利用假期去企业进行相应的实习。首先,由于教师还担任着科研任务,所以能在企业踏踏实实地接受培训的教师是少之又少。其次,相当一部分教师去进行培训的原因在于要评职称,拿证书,所以培训最后流于形式,学不到实际内容,甚至有的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是挂个名,整个培训期间根本不出现。再次,培训的机会很少,企业的核心专家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对高职教师进行培训,高职院校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国家计划的培训去提升整个高职师资的素质,难度可想而知。

具体来说,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要建设成为国家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对于高职师资的培训要做到规范化,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形成完整系统的培训计划。对于培训,要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而不是简单的参观、座谈,要定期地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检查,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制定的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如果和本专业无关,完全可以不用去学习,对相关专业的职业和素养,制定出相应的详尽的学习培训计划。这样就不会耗费学校的财力,也不会浪费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好钢用到刀刃上。

二、对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管理要进行体制改革。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倾向于科研为主,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在公平、合理的奖惩基础上,要将各种优惠政策倾向于技能型教师,调动教师的实践教学积极性;要制定多种奖励办法和激励机制,在师资队伍中营造出一种竞争的氛围;对教师的考评要考虑全面、科学、合理,对其做出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利于教师的成长和提高。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自主提高的意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教师亦是如此,对于高职教师,更是如此。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高技术发展迅速,相应地人才的更新速度也得跟得上。如何才能培养出来和时代同步的人才,这就赋予高职教师自主提高专业素质的使命。高职院校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为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提供学习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制定专业带头人制度,树立双师型教师的榜样。

四、积极利用来自企业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以补充师资队伍。高职教育侧重的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高职教育的专职教师大部分来自研究性的高校,理论知识充足而实践能力欠缺。鉴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教学的顺利开展,高职教育的师资会有相当一部分聘请来自于企业的专家能手,能工巧匠。首先,可以聘用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强的实训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把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其次,可以让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结成“教学对子“,为其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从而使他们各取所需,取长补短,这样有利于专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再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从而使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新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将更加深入,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头,满足经济对人才的需要,这主要取决于高职教育是否能够及时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无疑落在了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上,所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新时期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只有高职院校拥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双师型“的大师级队伍,才能响应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号召,满足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出高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玲.高职建立教练型师资队伍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2]涂章桥.高职院校師资队伍建设研究[J].新经济,2016,(5).

[3]史超超.新时期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29).

猜你喜欢
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卓越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析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