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苏平
【摘 要】小学阶段的古文学习多以诗词为主,学生们在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语言思维模式,所以在面对刚刚接触到的文言文时感到十分陌生,不知所措,生成畏惧感。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上,语文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一语文;文言文;教学创新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反应,在语言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亦应有所提高。针对这四点能力,文言文便对学生们作出了考核。初一文言文难度较浅,学好它并非难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应不落窠臼,从传统汲取营养,转变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之为学好文言文做好准备。
一、多媒体介,点燃趣味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种电子媒介如声音、电子文本、图画、视频等综合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分解课堂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变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单。文言文的写作因年代久远,情节冗杂,所以读起来晦涩难懂,使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脱离了现实感。而多媒体可利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引入背景故事、插入背景图片的方式克服学生们的逆反心理,使之愉快地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一)引入背景故事
人们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对于面临紧张学业的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在初一的文言文学习中,很多文章有很强的故事性,如《孙权劝学》、《木兰诗》、《卖油翁》等。所以教师应根据这些文章的特点,在正式对文言文进行讲解前可以首先引入所授文本的背景故事,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们进行语音播放,让学生们通过听取白话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解《卖油翁》一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技术语音技术给学生们播放了故事内容,梗概如下:“康肃公陈尧咨擅射艺,所射之箭能中的十之八九。一日与一卖油老者相遇,卖油老人说其射艺只是手法娴熟罢了,康肃公听闻恼怒。于是老者取出葫芦,葫芦口上放置一枚铜钱,铜钱中有口,他慢慢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中,铜钱未沾丁点油迹,并对康肃公说,‘我也是手法娴熟罢了。康肃公闻言惭愧有之......”。在听完这则故事后,学生们对文章大意有所了解,逐渐产生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学生们都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学习效果颇优。
(二)引入背景图片
文言文中的故事人物都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学生们都对古人的形象特征和服装衣饰不甚了解,往往无法产生合理想象。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讲解时应妥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视野中,让其对文中人物有一个直观清楚的认识,学生们通过对图中人物形象和神态的观察可以深入对文言文的理解,这样在学习课文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比如,在讲解《木兰诗》一课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图片插入技术,把关于花木兰的电子图片展示在了投影幕上,图中的花木兰驰骋于白马之上,马上的花将军披盔戴甲,弯弓搭箭,皓齿星目,英姿飒爽,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学生们通过图片了解到花木兰的英雄特征,对这个女英雄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在接下来的文言文授课中,学生们都保持了浓厚学习热情,听课的状态也比平时好了很多。
二、设置情景,亦演亦学
文学与艺术不可分割,因此便有了“文艺”一词,文艺是文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两大知识体系。因此,教師可以将艺术引入到文言文的教学中,使艺术行之有效地服务于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很多文言文中都富含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各异,色彩鲜明。鉴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学生们的自主能动性,组织学生将所学文言文进行实践演绎,加深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比如在教授《孙权劝学》一课时,笔者就挑选了若干名学生分别扮演了孙权、鲁肃和吕蒙,进行简单的叙述演绎,演绎时,学生们均放下书本,将自己投入到各个角色中,用身心去体会该文意境。在演绎时,课堂氛围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其他学生也都兴致勃勃、目不转睛地观看各个人物表演。在演绎和观看演绎的过程中,学生们都更加深了对文中所出现的“涉猎、才略、非复、当涂、刮目相看、治经”等文言词汇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逐渐增加了对文言文学习的敏感度,使之对这种陌生文体不再有抵触的心理。对于新课,学生们也养成了课前预习和查词的好习惯,将问题罗列出来,在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他们会带着已经总结出的问题听讲,学习效率比之前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并没有学生想象的那般枯燥无趣,它只是文学的另外一种文字结构载体。文言文语言精粹,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学好它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这门学科。作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性,摒弃传统教学的不良,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引发学生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攻克文言文的教学难关,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对文言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使之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张寒.兴趣为桨,习惯为舵——初一语文文言文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
[2]陆卫东.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