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策略分析

2019-10-21 00:27宋海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学

宋海燕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进步,现阶段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由于长时间根深蒂固的教学体制的影响,学生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学习意识未能得到相应的培养及发展,绝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沿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教学策略,笔者针对“大阅读观”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意义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实践策略

大阅读观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阅读作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耗散性的教學讲解模式,重视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引导,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及全方位阅读技巧及阅读能力的指导及训练,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继而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们语文学习“听说写”相关能力的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教学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大阅读观”的教学意义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阅读教学实践措施。

1.“大阅读观”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意义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大阅读观”的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们“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知识,指导学生们养成独立的、良好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们运用阅读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们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1]。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讲语文“大阅读观”的教学体系建立在不断完善及多元化的课程资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方便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及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教学资源及阅读途径,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且在实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阅读观”的教学能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们养成主动的广泛阅读习惯,以引导学生们作为教学主线,鼓励学生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讨论,通过教师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及方式帮助学生们读懂阅读文本的构建意义,培养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2]。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如略读、跳读、精读等形式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态度展开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们个人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及感受,促进学生们阅读能力、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及提高。

2.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的实践教学策略

2.1创设浓郁及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兴趣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浓郁及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语文“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阅读量较低的阅读现状,增强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以兴趣作为引导,促进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突出全方位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技巧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浓郁、积极及自主阅读的氛围下培养学生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等阅读习惯及意识[3],在阅读过程中开拓学生们的眼界,丰富学生们的见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如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各自在家里阅读的一些书籍,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年龄、认知水平及阅读需求向学生们推荐符合他们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

2.2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体验

大阅读观中包括经典阅读、延伸阅读及习惯阅读,经典阅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学生们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延伸阅读主要是指顺着教材及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阅读,获得自我感悟;习惯阅读主要是促进学生们享受阅读、愿意主动阅读,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中小学语文“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为主及常规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课程等一体两翼的教学,引导学生们将阅读当做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并将阅读落实在课堂学习的各个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课程等,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向学生们展现图书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力量,引导学生们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及专业力量展开阅读学习,开发图书馆主题阅读课程[4]。还可以改变传统阅读过程中以书本为介质的阅读途径,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手机、电脑、报纸等不同途径展开多元化的阅读。

2.3以读促写、以读引说、以读带听,提高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在开展“大阅读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中心,两个原则作为教学策略,将大阅读作为教学中心,以短阅读及长线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们以阅读能力带动听说写等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5]。如在进行《背影》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自主阅读后可以引导学生们在课后搜集类似的阅读文本,并在阅读后根据阅读文本展开类似题材的写作;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将阅读文本中的经典语句及段落摘抄下来,每天进行晨读,促进学生们听说读写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提高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们在“大阅读观”的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阅读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学习需求及阅读教学计划实施创设浓郁及积极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兴趣、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体验及以读促写、以读引说、以读带听,提高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等多种途径的阅读教学,促进中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静.关于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5(1):40-40.

[2]  尹德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26(10):163-163.

[3]  巴久作姑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30(5):44-44.

[4]  周亚平.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6,05(8):88-88.

[5]  洪晶.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探析[J].教育,2016,22(12):00063-00063.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