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莲
摘 要: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学习与应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及综合性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文学素养,认真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增强思维能力与文化修养。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个性,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主要表现为:①发展语文综合思维。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丰富的知识积累,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缺乏技巧与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以往的语文教学多是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进行讲解,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忽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1]。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语文学科的主观性、人文性特点,鼓励学生通过文章、段落、字词句等知识的学习来拓宽视野,学会用自己的观点解答不同的问题,增强文学素养。当然学生在实际训练中要善于运用所掌握的技巧性内容或一些经验,包括文章写作中采用的典故、修辞手法等,以此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②增强问题思考能力。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类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学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学习来深度探析语文内容,解答不同的学习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学的内容和掌握的知识在形式及结构层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转变看待问题的思路及角度,善于变通,能灵活使用不同的方式解答问题。初中语文教材涉及阅读写作、文章理解、文字解析等内容,教师在内容讲解环节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课题内容来划分不同的段落部分,巧妙设计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探究问题解答的有效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通常学习兴趣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培养与引导,具体包括:①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如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可以创建课外教学,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以此活跃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2]。②教师教学观念的提升。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多是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而通过教学观念的创新与变革,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对冬天的景象进行想象,或是引导学生比较南方冬天与北方冬天的不同之处,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冬天适合的运动有哪些?冬天应该如何保暖?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而展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创造性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或者是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性作用,对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加以强调。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延伸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事物的时空变化关系进行认真分析,尤其是含有丰富人生哲理的故事、场景、寓言等,并以实际生活为依据来提炼人生感悟。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善于从思维的正反面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形成辩证思维[3]。如学习课文《风筝》的相关内容时,针对“我”和弟弟对待风筝的态度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场景演练的方式来扮演不同角色,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度挖掘。
第3,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强化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思考意识及语文思维能力。一般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课前学习目标的制定、课后总结任务的下达,其中课前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在课前有效预习课文,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后总结能帮助学生自主分析和总结课文知识点,强化自主学习能力[4]。以《桃花源记》为例,教师在课前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认真查阅存在疑虑的文言文词语,促进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课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思考和想象来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整篇文章内容,激发积极思考意识和语文思维能力,还能丰富知识面,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主动性的发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8,(27):106.
[2]吳九录.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分析[J].学周刊,2018,(7):119-120.
[3]许定群.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校园:阅读版,2018,000(003):P.86-86.
[4]冯玲.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J].速读(上旬),201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