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019-10-21 15:08王翀
青年生活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核心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途径

王翀

摘要:“核心能力”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发展纲要”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技能鉴定中心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大项目:与人沟通、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据此报告,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基本应包括沟通表达、持续学习能力、应变协调、心理承受、创新和外语应用能力。而目前,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欠缺、沟通表达能力不足、心理抗压能力弱等问题。如何改革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满足新的经济形势下的旅游人才需求,既是旅游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也是保证我国旅游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构成

(一)沟通表达能力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与顾客的互动非常密切。因此,沟通表达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区别于其他专业最显著的核心能力。在如导游业务、酒店管理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适当增加表达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具备对各类旅游知识整理、加工、提炼,用简洁的语言传递给旅游者的能力。

(二)持续学习能力

一个人的持续学习能力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从业者持续学习能力决定其竞争力,因此要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要培养旅游从业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工作者自身、学校、旅游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架构出一个完善的持续学习的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必需的学习平台,使专业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及学习资料,操练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应变协调能力

旅游从业者面对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随时可能提出特殊要求,这就需要旅游从业者具备较强的应变处理能力,坚持原则,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地解决。

(四)心理承受能力

旅游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服务行业,随着社会进步,信息时代网络普及化,旅游从业者不仅要满足越来越高的旅游服务要求,还要面对越来越多游客的批判。在高压工作环境下,许多旅游从业者容易出现焦虑、疲惫甚至职业倦怠等问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尤为重要。

(五)创新和外语应用能力

旅游业是文化性鲜明的经济产业,精神文化需求贯穿着旅游者的整个旅游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旅游经济的产生,也就无法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教育部在对普通高校专业进行差异性定位时强调了“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的重要性,这也就意味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新要求。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来,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去,这对旅游从业者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旅游从业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应变协调能力是高效完成旅游服务的基本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学生保持高度职业热情的保证,持续学习能力是旅游从业者的“续航能力”,创新和外语应用能力是旅游从业者的工作“永葆青春”的秘诀。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能力不足

虽然本科生、高职生的学历比中职学生高,但是实操技能有时却没有中职学生强。据对顶岗实习酒店的部门调查显示,专业能力的不足还体现在外语口语能力较差,能写不会说;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部门协作方面欠缺,说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二)校企合作不够深层次

目前,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仅仅停留在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以及在学生在校的学习中,旅游企业来人进行一些简短的讲座。学生到企业实习后,由于旅游企业工作性质的特点,学生并没有能进行轮岗实习,而是一直在某一岗位上完成整个顶岗实习。这种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仅仅是完成了实习,但是却失去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三)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依托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开办,如地理、管理、經济、外语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专业教师都是从这些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专业知识几乎为零,在实践经验上更是一片空白,上课全是照着教材念,纸上谈兵,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师资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师资结构和水平需要针对市场调整。

(四)学生创新水平不足

2017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不适应,人才体制机制不完善,人才工作投入不足,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技能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如旅游策划师、旅游规划师、职业经理人等比较匮乏,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做好旅游企业市场调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综合素质提升的特色和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开设,通过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增加实训课、减少理论课;变教师主导传授为学生自主学习,变校内学习为校内外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紧密围绕培养目标,让知识结构、教学手段和课程教材相统一,积极引入行业资格标准。形成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优化方案。

(二)深化校企合作层次

制定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政合作的协调培养计划。建立“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式的培养模式,引入行业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规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自主教材的开发,加大合作培养的深度和广度。

(三)拓展技能素质训练

通过开设第三课堂活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开发专题训练,如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有效激励、技能大赛、团队合作、创新拓展、挫折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通过训练,逐步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隋春花.基于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6:257-258.

[2]钱学礼.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科教论坛,2019(3):307-308

猜你喜欢
核心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途径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