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

2019-10-21 12:30张小红汪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大数据

张小红 汪静

摘要: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伴随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往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要,其静态的信息整改和比较研究无法满足现有的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进行贫困生认定,以及进行科学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現在已经是所有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的问题,现代大数据技术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一问题。下文作者将对现在各大高校进行困难生认定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问题,来简要分析大数据下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

一、现有的高校困难生认定中的问题

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流程通常按照下列程序进行:首先学生如实填写相关材料并到要求单位盖章、开具相关的证明;其次学生自行提出申请后提交认定材料至院系;然后班级评议小组对其进行评议,得出评议结果,并向院系递交有关才熬;院系再次对认定材料和评议结果进行复评,再递交结果至校级;最后学校完成审核并公式。这样的认定模式存在下列问题:

1.认定模式欠缺真实性。根据现有的高校困难生认定程序可以发现,这样的认定模式比较单一,里面涉及到了许多的人为干预,特别是在班级评议小组评议的过程中,评议小组通常都是申请学生的同班同学,无可避免会具有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高校困难生认定可以客观全面,影响评议结果的真实性,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无法获得资助。除此之外,学生在盖章、开具证明的时候,有些单位无法真实的了解所有学生家庭情况,并且由于人情世故等因素,经常未经审核就直接盖章,使得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的有效进行。

2.欠缺科学明确的认定标准。现在国内高校困难生认定标准没有统一限定,但是国内教育部对困难生的界定表示的是学生整体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对学生正常的受教育权利造成影响,就认定为困难生,但是这样的认定标准比较含糊,在实践认定工作中难以把握标准,并且还欠缺对贫困等级的认定,认定学生是困难生还是特困生,全部都是根据有关单位的贫困证明来分辨,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无法获得需要的资助。

3.认定程序欠缺持续性。依照现有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模式来看,仅仅根据学生递交的材料和学生的评议来进行认定工作,没有对得到资助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其消费行为等,判断学生满不满足困难生的条件。这就会导致在认定过程中出现“造假”问题,给认定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大数据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的建设

现代社会已经是网络信息技术普及的社会,学生的生活也无法离开网络,大数据就能够主客观准确的反映出这一内容,体现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消费能力,能够给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工作带来机会,有助于高校建设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为今后的精准资助工作提供支持。

2.建立大数据工作观念,带领精准认定工作。应用大数据进行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和传统的高校困难生认定模式相比具有许多的转变,所以需要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改变工作观念,让自己于大数据工作观念的指引下进行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以促进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可以迈向合理化、精准化道路前进。

3.建设动态资料采集库,综合获知困难生信息。高校困难生认定需要保证得到的贫困生信息的综合性,仅仅凭借教育部门难以完成,所以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包含教育、银行、民政等单位的综合动态资料库,完成困难生个人基本资料、家庭经济收入和支出资料、学生消费资料和行为等等资料共享,实时跟踪监测,给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提供准确真实且全方位的资料,加强困难生认定的效率和真实性。

4.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参与精准认定工作。在大数据技术下进行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要求人才具有复合型技能,并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大数据知识及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经验等能力知识。高县要构建人才培养训练体系,培养一批拥有大数据知识和复合技能的人才,专门进行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让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迈向专业化、准确化道路前进。

5.建设监管制度,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大数据的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想要防止某些学生得到资助后,不仅没有妥善使用,反而随意挥霍的行为出现,通过大数据资料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等级,实现动态检测,动态监测贫困生资助金的用途。并且还可以开设对应的举报渠道,对于发现困难生挥霍资助金行为的教师和同学,能够使用相关渠道进行举报,构建对应的监管制度,一旦发现随意使用资助金的行为,要马上对这位学生进行全校的通报批评和处分,以及取消其困难生认定生。除此,还可以让教师不定期的对困难生进行家访,真实的观察其家庭状况。

6.客观准确进行困难生认定。利用大数据资料库中获取的困难生的相关资料,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量化,并构建数据模型,采用有关的信息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全面地对困难生的所有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此来划分学生的贫困等级,最终来筛查学生的贫困程序,客观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困难级别,精准认定困难生以及依照其贫困等级提供对应的资金资助。

7.构建大数据管理制度,确保精准认定工作。通过大数据进行的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中包含了许多家庭困难学生的个人资料,所有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的隐私,需要进行保密,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确保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避免因为资料泄露而对学生的个人生活造成影响。高校需要着手构建对应的信息保密制度和信息应用规定,促进大数据制度的构建,给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工作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并且促进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的有效建设。

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注重程度地提高,在教育事业中的投入也不断增加,通过大数据观念来加强高校困难生认定的精准程度一定会变为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必然走向。所以,一定要在实践中根据大数据中的精准扶贫观念进行有关工作,保证高校困难生认定工作的成功进行,使所有的资金能够准确的帮助学生,让教育更加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 汪琦,张国宝.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2):13-14.

[2] 薛丹.大数据下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及资助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4):20-20.

[3]谢伟,易邱寒.“大数据”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16(12):149-150.

作者简介:

张小红,1974年出生,江西新余人,计算机专业副教授,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网络

(作者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大数据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