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课标 新高考 旧教材框架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浅谈

2019-10-21 10:26高自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新高考新课标新课改

高自华

摘 要: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一定要在原始框架上,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学模式和进度计划,认真研究新课标,形成良好化学教学态势。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标 新高考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高考打破了“一考定终身”弊端、打破了传统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的模式,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进行人生规划。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也更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公平、公正选拔和对专才的发现培养,同时也促使学校、家长、学生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旧教材的模式下,我们要紧密联系新高考,认真研究新课标,形成良好的化学教学态势。

一、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新课标优化了化学课程结构,打通了模块的边界,合理统筹了课时安排,删减调整了具体物质性质的知识,规定了学生实验及探究,适当加强了有机化学的初步认识,聚焦了大概念,明确了学业的要求。

更新了化学课程内容,对选修课程做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来说,增加内能、体系等视角,但未做学业要求;在方向、限度、速率、调控4个角度,方向和限度前置;对历程、基元反应、活化能和速率相互关联,但未做学业要求;弱化了焓变、熵变作为反应方向的判据,要求知道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有关;注重平衡常数的运用,要求了解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与反应进行方向间的联系。

確立了学业质量水平标准:

(1)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和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点;能运用原子结构模型说明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能对常见物质(包括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能认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结合实例书写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能说明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

(2)认识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转化,能从物质的组成、构成微粒、主要性质等方面解释或说明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

(3)能依据化学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常见的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完成简单的物质性质、物质制备、物质检验等实验;能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如实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形成初步结论。

提供了重要的附录材料:

附录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附录2 教学与评价案例

附录3 学生必做实验索引

二、新高考政策下,我们必须用好旧教材,把握新高考

1.整合必修模块——体现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

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把非金属及化合物,典型的非金属氯元素和典型金属钠元素,铁及其金属材料等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和物质变化,物质的量,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握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广度和深度,理解物质的量的简单运用,切忌向旧教材那样挖得太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孩子来说,更不需要额外增加负担。

2.跟进内容更新——突出针对性

必修模块中,无机物减少硅、铝、铜的系统认识,有机物限定认识乙烯、乙醇、乙酸(三乙)的性质。在选修四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提高平衡常数的运用,了解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与反应进行方向间的联系。同时增加内能、体系、影响因素、条件等视角,增加历程、基元反应、活化能和速率的相互关系,但不做学业要求。弱化:焓变、熵变作为反应方向的判据。知道反应方向与焓变、熵变有关即可。在选修3模块中,引入了超分子、聚集状态等概念,加强了对配合物、配位键、氢键等概念的认识。同时改变了“原子晶体”的称谓:“共价晶体”,删减: 晶格能、等电子原理、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在选修5模块中强化仪器分析:知道红外、核磁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增加:制造分子——合成的思路与方法,弱化命名规则:知道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这些内容都跟旧课标的要求有所变化,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切忌盲目的借助以前的老方法,老经验,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3.重视课标提示——注重有效性

新课标给很多内容都给出了课标提示,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的建议,情景素材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很好的指导了我们老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重点把握教学中的那些要点,同时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了解相应的学习素材,这对学生的主动探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在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的学习中,新课标中细致提出了教学的活动和建议:教学策略上要注重下列实验及探究活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如氨气、氯气);硫酸亚铁的制备;化工生产模拟实验(如制硫酸、制硝酸);物质成分的检验(如补铁剂)等。在情境素材建议中,(1)有关化学发现的故事:电离理论的建立、元素周期律的发展、原电池的发现、氯气的发现、人工合成 尿素、工业合成氨、青蒿素的提取等。(2)有关理论、模型不断发展的史实:苯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等。(3) 化学研究技术及应用:波谱、色谱、X射线衍射、飞秒化学、原子示踪技术等;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测定、食物中亚硝酸盐等含量的测定等。这些知识很好的指导了老师的教学,也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有利于针对性的教学。

4.把控内容的深广度——体现适宜性

在新课程改革下,我认为必修课程知识中一步到位的知识有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钠、铁、氯、硫、氮,需要逐步提高的知识有概念原理类: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基本理论类: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有机化合物 乙烯、乙醇、乙酸。

5.内化教育理念——展现思想性

课程基本理念: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当然,新课标上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加强学习,时刻对照新课标,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争取早日在熟练掌握新课程新考纲的前提下,积累新经验,在新高考中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应有的价值,让学生的学业考试轻松过关,高考也能达到理想的成绩。

猜你喜欢
新高考新课标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