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微文化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号共享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起源,话语知觉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文化涵化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目的。立足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注重引领微文化话语权,营造微文化环境,提升微文化素养,科学应对微文化认同。
关键词:高校;微文化;认同机制;应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交锋、网络猎奇盛行、受众地位凸显,这些成为解构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探究微文化认同机制,是培育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的基本要义
(一)微文化认同的涵义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情绪的共同性质之上的。”[1],即認同是主体价值诉求与情感归属趋同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并引起主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与社会规范融合和同化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应。因此,微文化认同是指微文化逐渐被接受并内化为生命智能结构的组成部分、外化为行为方式的过程。
(二)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的特征
一是大数据催生趣缘关联。在微文化的传播情境下,高校学生从传统媒体的“旁观者”转变成微平台的“当事人”,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在不同思想的交锋中多角度审视问题。与此同时,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对个体的互联网行动轨迹进行归纳分析后,提供订单式的信息推送,从而将不同个体转化为关联群体,并构筑起群体界限。
二是个体高度关注自我实现。按照奥尔德弗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即个人的高层次需求未得到满足时,会转而追寻低一级需求。高校学生在父母的照顾下,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于是在面对学业和就业压力时,急于通过积极表现获得自我认同感。加之微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再确立唯一中心,传播模式由传统的官方主导转向受众为本,信息流动也由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交互式传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青年学生在网络平台充分展现自我,追求舆论共鸣,获得自我认同感。
三是标新立异触发文化对抗。微文化呈现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以“微”著称,短、精、快地表达观点,与传统知识获取方式相比,缺少文化积淀和严密逻辑。但这一特征恰好与高校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追求新奇等特点相契合,这就导致一旦发生恶意传播异质价值观的事件,高校学生很容易产生立场动摇,形成错误的价值认同。这类错误的价值认同形成后,很容易发生滚雪球效应,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对阵局面。
二、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文化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符号共享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起源,话语知觉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文化涵化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目的。
(一)符号共享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起源
符号是传播的要素,人们进行交流时需要传播者和受众基于双方熟知的符号,并接受和认同双方传递的信息,即实现符号共享。文化认同的动态性为受众生成符号提供了线索,文化认同的过程既是符号构建的过程,又是意义形成的过程。
符号共享是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所共有的文化基础,受众对符号内容的理解离不开自身的既往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受众将自己重新置身于以往的历史情景中,而是获得一种更高程度的融通。在符号共享中,受众将理解对象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从而达到相互渗透的效果。因此,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从符号共享角度来看,是其对微文化的传播符号产生共鸣并逐渐接受渗透的过程。
(二)语境融洽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基础
语境由一系列同话语表达相关联的要素构成,从宏观层面来看,包含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内容;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是指个体话语。微文化认同的稳固形成,关键在于个体在微平台发表意见时,趣缘关系群赋予个体高度的认同感,从而激发个体参与意愿,主动融入到文化活动中来。因此,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微文化为其提供了互动、平等、自由的话语传播情境,让其在充分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基础上建立语境融洽,达成情感共识。
(三)文化涵化是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机制的目的
在符号共享和语境融洽的基础上,文化认同要依靠文化涵化的作用来实现。文化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种方式,从文化认同维度来看,涵化是指“有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2]
微文化的涵化过程包括传递、结合、替代、融合和同化五个阶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现有价值观念与微文化融合,形成第三种文化系统;抑或用微文化完全代替现有价值观念。可见,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刺激远比文化系统内部的自我变化更为猛烈。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忽视微文化中异质价值观吞噬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将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带来致命打击。
三、立足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科学应对微文化认同
高校学生微文化认同要经历认知、情感、行为三个阶段,如何利用各阶段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凸显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是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能否抢占主阵地的关键。
一是引领微文化话语权,推动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入脑入心。微文化认同本身无积极或消极之说,关键在于谁掌握话语权。思想宣传是一块阵地,核心价值观不占领,异质价值观就会来占领。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善于学习微言微语,研究微文化传播方式,更新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将高高在上的理论知识以新潮、时尚、风趣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用学生话语阐释理论,让核心价值观落地。
二是营造微文化环境,推动核心价值观在与其他思潮的碰撞中彰显优势。互联网时代激发了高校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营造微文化环境,可以让高校学生在微平台及时捕捉新讯息,表达观点和态度。与此同时,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育“网络意见领袖”,适时发布符合学生话语审美的正能量网评,引导其在各类讯息交汇中,感知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
三是提升微文化素养,推动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微文化素养体现在高校学生对微媒体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利用微媒体为个人所用的能力上。要提升这一能力,应充分整合社会、高校、家庭和朋辈教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具体而言,在社会层面,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管齐下宣传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层面,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在家庭层面,要注重提升家长的文化素养,端正政治立场;在朋辈层面,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 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石裕东,邵悦.高校微文化安全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作者简介:刘静,湖南工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