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开洪
【摘要】:中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除了要掌握文化知识,也要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网络环境下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身边,对中小学生尚不成熟的思想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建设,增强教育合力。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的建设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 家庭 学校 社区 合力育人机制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途径。面对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真假掺杂的信息,青少年很容易迷失方向。这对青少年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为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作用,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搭建有效的网络平台,加强家校沟通
家校合作是当前所提倡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二者可通过网络加强沟通【1】。比如,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微博、微信,利用这些平台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搭建一个家校共育的教育体系。教师可开设班级微信群、班级博客,将学生在校表现、老师评语、临时通知等及时传递给家长,使其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教师可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发布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纠正家长错误的育人观念。教师与家长可共同探讨孩子在思想、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开展远程互动,家庭、学校、社区共享教育资源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是有时空限制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存在教育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比如,很多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在教育时缺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因此,学校、家庭、社区应共同探索一个合理有效的育人机制,相互合作,增强教育合力。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可通过网络开展远程互动,共享相关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合力。比如,在星期天或节假日,教师可利用微信、微博与家长远程互动,适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又如,学校与社区可通过网络平台共同确定社区活动方案,让学生参与其中,确保育人效果。此外,老师在与家长沟通互动的时候要善于挖掘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实施多层面的德育教育。比如,学生家长的工作往往涉及到很多行业,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导游等等。老师可邀请家长在社区内将自己的专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孩子们听。这不仅能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也能让家长充满爱心,同时,能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又如,社区工作人员与家长、老师合作共同在社区开展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对孩子实施德育教育,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三、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优势,与学校、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社区犹如一个大课堂,通过社区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能讓他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比如,学校与所在街道办沟通合作,共同开展相关教育讲座,组织参观访问、文娱演出等活动。同时,利用互联网等媒介传播交流信息,使社校与社家联合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强化社区、家庭、学校三方的联系,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比如,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可由社区与学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包括青少年模拟法庭、参观禁毒教育展览、深入社区帮助残疾人与孤寡老人等。这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很大的教育,也向家长与学校展示出社区教育的魅力。可开展双向开放活动。以社区为主,家庭、学校为辅的合作活动,如慈善义卖、文明社区创建等活动。
四、完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评价机制
为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育人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制度。建议由社区、家庭、学校派出代表,组成三位一体育人工作小组,负责对学生教育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并制定出综合性的教育评价机制【3】。根据各方的职责要求,细化相应的评价指标。定期进行教育成效考评,对成绩显著的一方加以奖励与表扬。社区与学校要共同探讨关于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共同打造科学考评机制。比如,由街道办牵头,与学校共同开展评选“好孩子”、“好学生”、“好家长”、“三好家庭”、“好老师”等活动,评选一批优秀典型,起到好的带动作用。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育人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挑战与新问题。必须重视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积极探索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出各方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锦锦.论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J].成才之路,2017,35(26):118-119.
【2】刘延春.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教育未成年人之管见[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1):6-8.
【3】祁金霞.浅谈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13(2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