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兰
摘 要:阅读作为高考中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高层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当今教学中学生深度阅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由表及里,从而汲取到更为丰富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措施
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阅读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过多,教师会不自觉的忽略关于阅读相关训练。大多数的阅读课都是浮于表面的,浅显的阅读。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深阅读。即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精品细读,将文章理解透彻。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1.1.无独立阅读教学板块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多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习得。教师往往不会去特别制定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阅读处于迷惑不解的状态,从而形成不重视阅读的心态。
1.2.学生无主动性,积极性
新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后中依旧习惯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去训练学生。学生在面对阅读任务时,大多呈现出抗拒的心理状态,对深度阅读的兴趣不大。枯燥乏味的课堂,大量且繁重的习题,学生在进行浅阅读时已经颇为吃力,更别提静下心来细细研读,进入深阅读模式。长久下来,学生在提起阅读时,只剩唉声叹气,避而远之。
1.3.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虽然试图改变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略显单调。同时无法做到适应当下形式需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手把手的带领学生阅读,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在面对一篇文章时习惯性的等待老师讲解,而不去进行自主的思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大大降低。
2.深度阅读教学的相关对策
2.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中一点点引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深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如下尝试:一,兴趣激励法。比如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一篇文章中的不同角色,然后在课堂中以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文章,深度阅读理解角色。二,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诗歌的美感需要通过朗诵来体会。在准备朗诵比赛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到不同题材,内容,风格的诗歌,从而体会到诗歌的魅力。三,选择名家朗诵的范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名家朗诵的范本将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音乐,言语和画面的交织之中,学生将会真正体会到感情的冲击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四,利用多媒体设备。高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更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幻灯片,音频,视频等现代技术来为学生展现阅读内容。当学生身处一个氛围较好的环境时,更容易进入深层阅读,去感受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雷雨》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电影,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2.2.师生深度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不可多说,但也不能不说。在教学,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模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将更多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减少提示性的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发挥,相互之间良性互动成就精彩课堂。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为例:在进行这一课的学习时,在师生对话和学生彼此交流时都可以对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有一个表面的认知。但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比如可以提到王熙凤的家族背景以及贾母对她的戏称“泼皮破落户”。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王熙凤这一人物的性格形成也就更加多元化。同时,师生在整个相关对话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会激发学生对文章以外内容的思考,而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文本之中,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
2.3.总结专题,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在整个高中阶段中,阅读过于片段化和琐碎化。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当总结不同的阅读类型,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化的阅读教学。例如:首先总结文章的艺术形式。《背影》中的细节描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江南的冬景》中的避实就虚的写法等。学生在对艺术表达形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之后,在阅读理解时才会更加轻松。其次,对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相关总结。如鲁迅的文章比较晦涩难懂,而张爱玲的风格更加冷静,犀利,苍凉等。当对不同的文章风格有所了解之后,学生也就可以根据文章风格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进入深层次的阅读。
3.小结
总而言之,实现深层阅读,是当下教育界努力奋斗的目标。学生只有在掌握深度阅读能力之后,才能在阅读的学习中挖掘出更多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并从中感悟到人生正确的价值观,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浦培根,成晨.入则有法深而有度——关于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7,(4):39-40.
[2] 陈关建.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