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摘要】 新时代,新目标,传统文化要继承。对学生加强人格培养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孩子们成长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要用好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精髓,加强对新时期少年儿童的人格培养。
【关键词】 人格培养 经典诵读 落实行动 彰显美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112-01
一、人格培养,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我们的孩子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精神丰富和心理上坚韧方面,却比几十年前的孩子们差了很多。不良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社会文化所导致的人格失调在校园中的行为表现,也对其周围的人的心理和人格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健全人格的培育和形成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
传统文化教育目前的状态可以用“危机”二字形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懂得麦当劳、说唱乐,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将丧失自己的个性,在世界上也就无立足之本。只有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象征占据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视野的时候,中华文化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洋溢出来。我们中国人本身的人格魅力也随之洋溢出来。
二、健全人格,教育核心
教育目的就应该是兼顾孩子身、心、灵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术德兼修、知书达礼、心胸宽阔、体魄健全的未来一代。
无论古今中外,人格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核心。我国对“做人”重要性的强调从古至今是以一贯之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子”教育,强调“做人”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健全人格的培养被看作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基点。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中华经典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净化心灵,荡涤灵魂。
中国人要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必须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必须有中华经典滋润启迪人格的过程。
三、经典阅读,滋养人格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即使是远离童年之后,我们也一直保有早年的生活经验,并成为塑造我们性格和气质的关键要素。它强有力地被保留在潜意识里,并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等重要的人格养性的因素,是最难“教”的,至少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教师的教育和学校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对孩子们的人格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着手当前的人格培养,着眼未来的文化传承”。所以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但是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儿童人格的滋养。那么,怎样滋养,陶冶呢?那就是拿最好的,最精华的去熏习。孔子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高点定位,低点起步。让孩子从小就用历经千载的蒙学读物启蒙,继而接受高雅的经典教育,让孩子握手古人,聆听教诲,学习圣贤做人之道。古圣先贤的人格魅力自然就滋养在孩子们的心中。
传统蒙学具有以养为教,养教并举,重视践履等特点。传统蒙学的活力还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它是为做而学,而不是为学而学,因而,避免了一些空洞的脱离实际的说教。鉴之如此,通过蒙学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一定就能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的读经典润人格的活动使道德教育具有实用性,系统性,实效性。
四、落实行动,展现人格
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在养成教育,人格培养,以行为主。像《论语》上讲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是行。中国传统教育,文、行两个方面不可分。孔子对弟子教育,一是行,一是文。文就是读经典,博学于文,就是广泛读经典;行就是落实在日常言行中。
钱逊先生在首届“中华传统经典进校园活动”上的致辞时说过:如果一个人读《论语》是读以前是这样,读以后还是这样,最后等于没有读。读的过程中要想到,这些东西哪些可以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哪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学了以后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行顾读,读顾行,能够把它融合在一起,达到这种境界,才算是真正读经典了。如果没有做到这些,是背离我们读经典学经典的目的。
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经典,也背了很多经典,但是没有和日常的其它的方面产生联系,读经典的过程没有培植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充其量这个人就是个书袋子,书呆子,就等于没有读。只有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德行自彰,德学并行,这才是我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真正目的。
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在读了经典,理解经典之后,都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甚至用经典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但是我们成人,包括很多讲授经典的一线老师,只是把读经典的活动看成一场表演,看成一种形式和目标目标。这样的思维导向进而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他们为能背诵和表演经典为荣,至于行动,他们认为那是古人的事情。因为他们得到的是会背经典的赞许,他们没有从大人,甚至老师身上看到实践经典的影子。这样做,让不了解传统文化的人,看到了歪曲的传统文化。这样的行为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根植人心和发扬传承。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认识,读经典是方法、手段、途径,目的在于改变个人行为,养成人格。
人格,并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素养。只有让孩子们从小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使孩子们经典在心中,经典由口出,经典见行动。
正所谓:诵读经典,传承正能量;修身养心,培养全人格。
[ 参 考 文 献 ]
[1]钱逊先生在首届“经典诵读与人格养成”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传统经典进校园活动”上的致辞.
[2]《意林》作文素材2018年9月下第50页《我家和别人家不同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