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9-10-21 01:16谢玉宝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教育语言表达

谢玉宝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而苦恼,初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政策法规、观点、性质和做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课;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培养好公民这一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线索组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中,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为了达成这一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把这门课程仅仅当作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知识的传授,而必须将这些知识和理念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和落实课程的最终目标。我们认为,学生是否能够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来表达对当今时代、社会和国家的看法与认同,是学生是否将知识化为行动最为具体、最为直接的体现之一。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教师示范,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培养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示范无疑是重要的一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学习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调动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欲望。教师语言要规范,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尽量使用生动、活泼、丰富的语言。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努力做好示范引导。道德与法治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类用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由此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为了把课讲“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道德与法治老师们常常借助笑话、故事、比喻、歌曲、影象资料等手段来激活课堂,以此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学科语言,要讲求课堂语言艺术,做到“言传身教”,切忌顾此失彼,活了形象,失了本质。道德与法治课学科语言的积累应该从课堂入手。比如,课堂教学中增加道德与法治学科语言的出现频率,多次强调,加重语气,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切不可重理论、轻语言,在材料或课文分析与引述之后,还要让学生确认、描述出该章节重要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语言。

教师做好示范,并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创设环境,利用多种形式培养表达能力

一些教师舍不得花时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认为太浪费时间。他们认为,有这些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多做些题目,有些教师怕教学时间来不及,让学生说还不如教师讲算了。殊不知这些“舍不得花时间”、“教学时间来不及”,实际上是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说话权力,扼杀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即兴演讲。此项活动一般放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者或按学号顺序,或事先通知略作准备,可写个演讲稿,也可只拟一个提纲,其内容既可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电视、网络、新闻媒体上的当前热门话题,从而采取“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时事评论”的做法。活动初期,教师要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进行指导,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进行训练,演讲结束后再由学生对演讲的主题、观点、结构、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进行评说。

实践证明,这项活动能弥补课本内容的不足,使之从课内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容量,多方面从外界获取信息,其成效是顯著的。同时,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思想情感的撞击下,方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辩识力。

(2)时事新闻发布会。此项活动一般每周进行一次,事先由学生收集资料,并在课前由本堂课要发言的同学负责整理、精选。

在上课后,由两位同学向全班发布一周的重大新闻,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在收集资料时既强调注重“政策性”和“特色性”,又注重“灵活性”和“娱乐性”,并兼顾“地方新闻”。“地方新闻”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一个“大”,重点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活动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关心时事,勤收听、勤看报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此外,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3)经验交流会。此项活动一般放在某一课或单元学完之后或测验之后进行。一次可多安排几名同学,每人3-5分钟。一般要求脱稿上台去“说”。台下由同学们组成评分小组,成绩记入记分册上。为了获得高分,许多同学都准备得很认真,有对着镜子试讲的,也有先请家长当评判练习的。这项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说”的能力,让许多学生都在为想成为一名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也帮助部分成绩不太理想、学习方法不太对头的学生找到了提高自己成绩的好方法。

(4)辩论活动。辩论能开发人的思维,开启人的语言潜能。根据需要适当开展辩论,能激励学生参与说话的积极性。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话”的训练,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需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由于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灵活的状态,所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辩论活动一般每学期进行两次,每次一节课。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话”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5)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成功的第一步是庭审案件的选取,案件来源于平时教学中的积累。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每节课安排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讲述《今日我说法》,介绍一个案件并进行评析。这些案件应是学生搜集、整理的,涉及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婚姻家庭、盗窃抢劫、故意杀人、民事赔偿等方方面面。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及听众,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法庭辩论等。

(6)撰写政治小论文。小论文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一种综合性教学形式,是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方法。它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发展,更是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政治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用观点统率材料;证据要充分有力,论证要有逻辑性;层次要分明,语言要通顺;结构要完整统一,要注意表示内容结构和层次的统一性、专用名词的准确和统一等。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去训练写作,无疑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只要教师有意识地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定会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强化逻辑,提高学生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每当学生要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前因后果。实际上,说理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办法。在新教材中,此类问题情境俯拾皆是,只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学科语言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分析过程,学生不仅学科语言表达能力会提高,其思维水平也会提高。例如,可以通过提问、辩论和讨论、讲演、竞赛、写小论文等形式逐步培养锻炼学生的学科术语表达能力。在讲述“关注经济发展”这一知识时,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运用“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等术语;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要求学生理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的过程和原因。训练中要求学生注意使用学科语言一定要做到准确、科学,例如: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写成人民专政,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等等。看似机械简单,其目的在于学生的熟练运用与掌握。同时,教师要强化语言运用训练,呈现一定量的材料,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演练,训练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引导作用,要加大分析力度,评讲过程要注意点化语言运用技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敢于联系,善于否定。通过训练发现语言运用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做专题讲座或个别补救,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训练,内容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语言的运用就会熟能生巧,答题的信心自然也会增强。

四、优化作业,注重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在思品作业和考试中,选择题(客观题)适合于反映中低层次学习结果,而对材料的分析题等问答题(主观题)则能反映较高层次学习结果,比较适合于检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行课本中的思考题、分析说明题,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力度大的特点。这些问题既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求学生有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的作业或测试中,应适当多选择一些主观题让学生去练习,并不断加强指导,指出解题的关键、准确的语言表述方法等。

五、注重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使用学科语言

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很在意教师的评价,也都希望得到老师恰如其分、鼓励性的评价。如果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总是用简单的“好”、“很好”、“不错”等语言,与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也没有区别,就不利于激励学生、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还会给人一种不真诚的感觉,缺乏可信度。对于每个精彩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更精确的点评:“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你说得真到位,使用了学科语言。”“你的回答很有条理,你是一个思维严谨的小法官!”这些评价既是对学生精彩回答的肯定,同时又是对其他同学的指导,让其他同学都能够明白这样的回答好在哪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教学实践也证明,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也是培养学生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学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应该不是空想。

参考文献:

[1]于广红.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情感读本,2017(30):19.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初中教育语言表达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