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群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德育功能。语文教育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道理,富含了满满的正能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课本内容背后潜藏的价值,把德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篇文章主要对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 德育功能
当前教育改革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实好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教育改革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掌握水平比较起来,思想道德素质更胜一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教材课本中一般会蕴含丰富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课本内容中的含义出发,把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以此丰富文章内涵,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有更多的收获。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发展希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素养培养。加强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德育教育给予绝对的重视,提升学生的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得学生健康成长。[2]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对策
1.做好课前充分准备,设计合理的教案
备课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合理的教案,明确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教案,并把德育渗透在其中,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语文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尽量搜集一些有趣的资料,保证课堂的趣味性,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3]
2.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挖掘德育内容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文章,并包含了深刻的内涵,从文章内涵中可以挖掘到很多道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挖掘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真实有效地学习到知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心理思想还不成熟,暂时还不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社会高度的重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促使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语文课本内容,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主旨,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课本文章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和亲情有关的文章时,可以把学生从课本内容中带回到现实,让学生回忆自己和亲人之间的事情,让学生讨论亲人之情。又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和家国情怀相关的文章时,可以为学生讲解祖国一些伟大的事迹和成就,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文章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把德育渗透在学生心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为课堂注入新元素,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把德育渗透在学生的心中,實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小学语文教师在确保学生安全条件下,可以组织学生去街道清扫垃圾,或者去敬老院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优秀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促使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教师肩上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除了要教会学生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加强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出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始德育教学活动,挖掘课本内容中的价值,使得学生从课本内容含义中受到启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2]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73-74.
[3]王德娟.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