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

2019-10-21 11:00杨家森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初中语文

杨家森

摘 要:语文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加入生活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于小学而言,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也不够重视,学生将大量的学习时间用在了诸如数学或其他更加感兴趣的科目之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急需进行一些改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随后从两个方面给出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的考试分数占比之中,语文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考试分数的提高而去学习,但是在平常的学习之中,学生却对语文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是母语,并且语文的考试难度相比于数学等其他理科科目而言学生认为难度不大,即使不怎么学习考试成绩依然不会太差,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课堂过于枯燥乏味,较为死板,无法激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探索求知的欲望,缺乏吸引力。因此当前在语文教学之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来说有很多的利好。

一、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

(一)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陈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已经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以及语文教学思想落后了,不再适应当代的初中语文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意识,并且这也会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上课模式就是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再点名让学生起来朗读一些课文的段落或者是多名学生按段落朗读全文,并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一些生字生词,并为学生介绍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再就是让同学们进行段落的划分,并在课堂最后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这只是有助于学生掌握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以及基础知识,但无法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产生太大的兴趣,无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1]。

(二)过分注重学习成绩

并且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下,教师认定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的成果仅仅以分数的高低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学生语文学习的好与不好,并且教师和学校会对于分数进行排名,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质,使得语文学习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一纸分数,并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些家长看见学生的考试成绩较低,就只会责骂孩子,却不能够与孩子好好分析孩子在语文学习之中遇见的问题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帮手,在其中也依然只以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检测孩子语文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得孩子在父母与教师的双重压力之下,可能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使得孩子的语文学习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落千丈。虽然最终的考试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语文学习的好坏情况,但是也并不能够成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学习语文只是因为期末考试的关系,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只想要记住教师讲授的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记住并且背会,在考试中套用相关回答即可。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不是很愿意接受相关知识的关联和填充,而教师也为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而只讲授利于学生考试的内容,使得语文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无法在生活中延伸。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首先应当转变的是教学理念,教师一定要改变在课堂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将学生转化为语文课堂的主角。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需求是什么,在设置教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征询一些建议,与学生一起沟通交流语文课堂的多样的教学形式,与学生共同完成语文课堂的备课,使得孩子对于语文课堂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使得学生成为课堂当中的主角,而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备课时,也一定要注重开阔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设置教案的时候询问同学们对于广袤的大自然有什么感兴趣的或者好奇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教案设置时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大自然的相关知识以及神奇的大自然的现象,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起来。此外,教师也可以围绕学生开展更多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主角,从而让语文课堂的中心始终是学生,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作用,进而在教学中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2]。

(二)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再次,一定要注重实践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之中要能够联系实际,使得学生发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之中寻找那些自己认为是非常敬业和乐业的人或者职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积极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之中寻找与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相关的人和事,让学生积极地将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在课堂之中为学生进行总结和具体详细的介紹,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课本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存在,并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与语文的联系程度进行奖励,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去探索生活中的与语文相关的事物,让学生能够知行合一,与生活相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因此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同时,使得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更加感兴趣,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充满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并在语文学习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梁世灏. 生活化教学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中), 2017(1):101-101.

[2]陈淑端.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 2017(2):110-111.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