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春
摘 要:小学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是一项工作量大,事务琐碎,既需要专业理论保障,又需要爱心耐心支持的任务。小学班级的管理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一个班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甚至整个学校的校容、校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应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创新;管理模式
1目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目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两点,首先是部分班主任管理理念陈旧。有些班主任因为个人素质不达标,其班级管理理念较为陈旧,片面地认为班级管理就是抓好学生纪律,在管理上严字当头,方式上简单粗暴,造成班级气氛紧张,学生感到十分压抑和被动,师生关系对立,对学生成长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其次是部分班主任管理方法不够科学。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当的儿童,其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眼界见识等各方面都与过去大不相同。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依然奉行经验主义,忽视管理理论和管理技能的与时俱进,墨守成规的面对新情况、新变化,造成管理方法与管理对象不相适应,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收效不佳。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方法
2.1针对学生情况和班级体建设要求,建立班干部队伍
针对学生情况和班级体建设要求,建立班干部队伍。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需要班主任的兢兢业业,但是再好的班主任也不是全知全能的,需要一些学生的辅助,一个好的班干部核心一旦形成,就能使一个松散的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班主任也自然会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所以,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必不可少。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针对各个学生的能力和性格特点,合理的分配班级任务,制定符合要求的奖罚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天赋,在师生合作、共同进步中建设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2.2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完善,行为处事等大都依本性而为。班主任在教育中应当尽可能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各种小事中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人才能,结合家庭教育对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发展规划。通过师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兴趣,树立学生正确的发展观念。一个班主任要全面地关心每一個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游戏,从生活习惯到思想品德,都要细心地扶持。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通过热心地引,细心地扶来体现的,使孩子们初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习性。
2.3制定符合班级管理的班规
制定符合班级管理的班规。为了凸显小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制定班规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制定出符合绝大部分小学生发展的班规班纪。例如,教师在班级里宣讲学校制定的班规班纪时,要让所有小学生对学校制定的班规班纪参与深入讨论。教师要在小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新班规班纪,对学校制定的班规班纪不合理部分进行替代。由于班规班纪是参考小学生意见而形成的,因此,小学生在奉行班级理念时就能够更好地养成自律性。自律性的培养是符合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的。
2.4对待学生要足够真诚与尊重
对待学生要足够真诚与尊重。学班级管理工作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如果小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尊重,那么就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师生之间无法和谐地相处,教师又怎么能管理好一个班级呢?因此,为了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尊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无论其学习成绩好与坏,惩罚标准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自己犯了错,也要放下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真诚地在所有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真诚与尊重,是小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教育环境,也是立德树人的道德标准。
2.5诙谐幽默,增加沟通过程中的感染力
每个班主任之间的管理方式、性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做到语言诙谐幽默,消除学生的心里戒备感,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渠道。教师要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张弛有度,关于某些原则性问题,班主任必须立场鲜明,将学生从歧途拉回来,但大部分时候,班主任教师的态度不应过于严肃,用幽默的语言走进学生内心,抓住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症结所在。
2.6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班主任在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并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后,还要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班主任要想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1)班主任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不断学习和了解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可以学习心理学。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班主任能够从细节发现每个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情况,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另外,学习心理学知识,教师能够做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正确的引导。(2)学校领导也要重视对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可以按时组织培训,从而使班主任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培养创新思维。只有转变思维,才能使班级管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小学班级管理是小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培养学习能力和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学校应当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手段,尽可能的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便利。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广大小学班主任应当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努力工作,从班级管理抓起,教书育人,为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2]赖文庆.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1(2)
[3]马婷婷.理论为“导”,策略为“手”,了解为“基”—小学中高年级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8).
[4]叶子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青苹果,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