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红
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趋重要,家长与教师也都认识到了国学教育对于学生发展与成长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各种思想意识仍处于启蒙状态,因此在这一时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便尤为关键,加强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思维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6-0045-01
学生在小学时期是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讲解必要的课程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优秀性格品质,完善学生自身素质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历史的洗礼,仍然对人的发展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有利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1.将传统文化渗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为整个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包括古诗、诗词等,都和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联。目前,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关于文化的重要性已被慢慢重视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在小学语文教学里渗入传统文化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整体的素养。
整体的素养为一个学生所展现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内容有很深层的内涵,内容多种多样。在小学语文教学里,充分的把握住传统文化的内涵,加入优良的民族精神,可以促进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帮助同学们拥有优秀的道德涵养。另外,传统文化的渗透亦能够丰富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辅助同学们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进而加深对自身的认知程度。
可以帮助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我国的文化。中国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深厚,在小学语文教学里渗入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加强同学们的道德素质,亦能够丰富同学们的眼界,系统的理解传统文化,增加对我们国家的忠诚度。此外,同学们亦能够吸取前辈们的经验,認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中蕴含着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思想与审美表达的结合,教师若能在教学中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渐掌握赏析与鉴赏诗词的能力,体会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境以及工整严谨的结构,会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大有帮助,此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在发展,对于一些美丑善恶没有明确的辨识能力,而古诗词中常常有着明确的善恶美丑,而流传下来的诗词中也更多地是赞扬真善美,抨击黑暗与丑恶的,通过对此类诗词的学习也能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加强古诗词教学不但能将有效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渗透,并且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基础的辨析能力。
此外通过古诗词教学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古诗词中会经常使用纷繁复杂的意境或者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想法与心境,虽经历了时间的跨度,但不同人心中本质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学生若能学会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再结合自身体验进行感悟,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朱熹《春日》的古诗词教学中,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一时新”以及“万紫千红”两个简单的词语,不仅将早春独特的景色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诗人在诗中所用的近乎口语化的风格,更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清新自然,让读者更加亲切,还能够让人更好地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所在。因此,在进行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情感带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情感朗读,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将春天万紫千红、生机蓬勃的场景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能够在这情境之中,对于诗词的学习与感受更加深刻,更能够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有切身体验的体会,不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较大的提高,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中的魅力及传统文化的精神。
3.通过国学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基因,融进国学经典教育,提升学生生命智慧。例如,《三打白骨精》一文对白骨精外貌的描写,课文中只一词“美貌的村姑”,而结合原著的一段话“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品读后,学生对“美貌”一词的理解就深刻得多。
即使是一个汉字的教学,亦可融入国学文化。如教学“付款”的“款”这个生字,先教学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指导书写,记住字形并渗透书法艺术,讲述王羲之、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名家相关故事,再引入其字在古文中的例句诵读:“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谒款天神。”(《史记·司马相如传》);“欲效其款款之愚。”(《汉书·司马迁传》);“仅此鼎细小,又有款式。”(《汉书》)。教学《只见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成千盈百”的“盈”字,除了音形义之外,引进《迢迢牵牛星》的名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诵读,学生就充分地感受了“盈”字的意象。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一个汉字的认识立体化了,走出只认字不识字的怪圈。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语文教学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而有效加深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永前.探析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课外语文,2018(1).
[2]任宏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