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山
摘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不能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不能只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而应带领学生进入文化体系中探究英语语言,需要学生解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知识支持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搜集最新的英语语言信息,做到与时俱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构建文化课堂,搭建未来教育的平台。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143-01
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实践时,如何才能展现语言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语言课堂教学中,要注入更多地生活元素,展示出语言知识的文化性。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在应用效果上,在知识体系的构建特点上和语文知识相同。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展现出语言知识的魅力,课堂上不断注入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把握知识内涵时,提高应用能力。学生在应用时,能获得相关学习体验,能以新的视角解读问题,能在未来成长过程中收集到更多资源。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时,要将人文化课堂的构建作为主要方法之一,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这样,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实用的英语知识,把握英语知识学习的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行动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1.应用好英语教材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注入课堂教学的教育元素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教材资源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资源。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时,应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解读其中的人文元素,利用学生和教材资源之间的亲和感,在对话中解读其中的相关信息,融入自己的生活背景后,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编写入教材资源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典,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材资源的特点是这样,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同样是这样。学生没有感受到英语课文内容的魅力,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文化基础,社会生活基础。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教授知识点时,努力帮助学生解读其中的文化,学生也可以发现其中的魅力。进而生成亲和感,愿意探究其中的文化、情感、思想,品味其中的生活。例如Helen Keller一文,我们在展现教材资源时,往往会融入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养成,情感养成,会进行积极地塑造。帮助学生不断拓宽生活认知、思想认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解读教材并进行积极地展示,学生学习教材并融入个人思想的这一过程,也是对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培养。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时,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到英语教学实践中。他们二者都是在进行文化教学,都是在构建语言知识体系。如,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将阅读教学作为根本,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也要关注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养成。让学生有限的学习体验,有限的生活经历得到拓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素材的选择,阅读素材的应用,阅读素材的反思与整理,都充满了人文性。
在帮助学生拥有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效能展现出来。课堂教学向学生所展现的内容很有限,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的知识量也有限。例如The Bathing Boy:
One day, Tom is bathing in a river. He doesn't swim well and will be drown, he calls out loud for help. A man is just passing by, he doesnt help the boy, but stands by and says to him. “How imprudent you are! it is dangerous to bath in the river.” “Oh, yes sir,” Cries the boy, “ Please help me out and scold me afterward.” Counsel without help is useless.
故事中西文方人的表达习惯与思维为孩子开启了智慧的大门。也启迪着孩子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切,对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也有极大地帮助。所以,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时,我们要将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方法之一。
3.进行情境教学
进行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元素、文化元素,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转变为主动性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对此,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时,向学生展示真实地生活。通过对比我们的生活环境与英语文化支持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差别,促使学生能把握住词汇的内涵,培养咬文嚼字的能力,促使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例如对颜色的教学中,英语中blue代表着难过,yellow代表着害怕,green代表着生病,但在汉语中,面黄肌瘦中的黄代表着生病,绿色象征生命力,蓝色意味着深沉。当然教师也应借助一些经典作品,向学生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英语知识支持的情感体系与思想体系。进而通过对比扩展学生的见识。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初中学生充满了新奇感与吸引力。他们在增长见识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学习能力及学习需求。这样,学生自然会充分解读问题,形成文化素养。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探究化的情境,促使初中学生参与体验,让文化学习作为探究的课题,引导学生展现自己的主体价值,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经历文化、感受文化、生成文化。
由此可見,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推进情境教学的应用是落实人文素养养成的一种方法。
总之,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时,我们是在向学生分享一种文化,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通过解读其中的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拥有情感和思想。通过观察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可以发现,教师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帮助学生做好内在建设,学生才能转变成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自己的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燕秀芳.任务型教学在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黄庶.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倪其翠.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应对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张慧萍.浅谈立足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0(5).
[5]李兴福.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及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7,0(18).
[6]张慧萍.浅谈立足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J].教育界,2017,(1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