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力提高策略

2019-10-21 07:07陆丽霞
新智慧·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陆丽霞

【摘 要】品德即道德品質,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好儿童,是我国小学阶段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本文主要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力的做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力培养;研究

作为一门专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引导功能在一开始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暴露出目标视野狭窄,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乏生活气息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难以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变得没有意义。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采取了相应措施:在201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劳技、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整合而成一门综合课程。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道德与法治课的主线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道德与法治的主线是“社会生活”,都是通过让学生体验生活,思考入如何与生活共同成长的。把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来认识、学习,自然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有实效,学生自然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如“开开心心上学去”一课,针对学生一般都由长辈接送,对教学内容中道路安全知识由教师简单提醒就可以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直接带领学生排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各个功能室、活动场所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尽快熟悉他们的“新家”,让整洁、美丽的校园自然激发学生爱校的情感。如果学校有校史室,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比较新旧学校校舍图片,激发学生对现代生活的热爱和自豪感。这样,本课教学任务就能完成。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实践来实现的。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游戏、讲故事和讨论等。例如,“课间十分钟”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根据本校场地的实际,跟学生一起商定合适的活动形式、活动注意事项以及活动时间,再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操场开展活动,师生一起高高兴兴踢筐子、丢沙包、跳绳。到快下课时师生回到教室,每个活动小组的小组长汇报活动情况。师生一起归纳课间活动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事实证明,活动能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能让学生主动体验道德情感,感悟和内化道德认知,实践道德行为。这样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三、自主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学生有主见地学习才能接受所学的内容。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他们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才能激发无尽的学习潜力。品德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课程设置的要求,因为学生的品德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无沦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发展的结果。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是,许多学生从小就已经习惯依赖并接受父母以及教师的直接灌输给予,缺乏主动发现道德认识中的问题并通过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意识。如在学习“快乐过新年”时,一位教师针对学校里许多学生的父母是外来的农民工,外地也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过年习俗,把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集思广益,把他们亲身体验到的自己家乡的过年习俗向大家介绍。这时笔者发现:即使日常内向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主学习中动脑、动口,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发展性评价,增强师生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包括自觉、自制、坚持等学习意志品质,它是增强学习力的保障。在品德课教学中,发展性评价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反思,而且有助于增强师生的学习毅力,督促教师做到“恒教”、学生做到“恒学”。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更加突出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的功能,淡化选拔性评价。如果没有得到表扬、奖励,学生就难以有长久的学习动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积极、真诚、及时的评价。在学生刚答问题时,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少挖苦,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通过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具体操作方法是:综合学生课堂表达,探究项目、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侧重于学生兴趣的广泛性、知识的宽泛性、情感态度的积极性、思维的活跃性、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的表现。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让教师“恒教”,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采用多元、开放的方式,在评价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之外,侧重于关注教师课堂教学中是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指导学生探究项目时是否善于激发学生内我成长的愿望。通过评价方式的创新,推动了品德课教师教学、教研、科研的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各种策略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但又不是完全并列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本着“以生为本”的宗旨,通过充分拓展教学资源和有效的学法指导,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体验和感悟,在学会生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巾生活”的终极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树滔.小学品德课堂提升德育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学园,2017(05).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程研究
浅析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效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公司研究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探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