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

2019-10-21 05:40白俊芳
锦绣·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白俊芳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同时,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引导学生们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并深入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一、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攒了无数的珍贵思想和艺术瑰宝,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特色的重要体现,它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持久的力量。初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这就要求在完成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要适当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们了解到民族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精神、思想情操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所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途径分析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适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学。这些课文,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在很多文章中,传达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把握好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将语文课文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向学生们展现出来。同时,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强调。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岳阳楼记》这一篇文章,文中主要记述了事件的本末和起源。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以及个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虽然作者身遭迫害,却积极乐观的旷达人生态度,以及胸怀天下的政治心情。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要做到谦虚恭谨,对未来适当的抱有忧患意识。

(二)开展语文教学延伸,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日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所以要求语文教师要注意课外教学活动的延伸。即在日常的文化素材中,逐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首先,教师可以以教材的内容作为基础,然后进行课外阅读内容的延伸。鼓励学生去阅读更多的文学名著,同时举办文学作品的品鉴和朗读比赛等活动,例如《论语》、《三国演义》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其次,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的篇章特色,来组织一些文化教育活动,针对传统文化展开教育和宣传,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会传统文化。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

在教學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学识和专业的素养。同时还应该具备探索新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以及更好地完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应该注意随时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的开展积蓄各种形式的资料。教师具备了全面的知识体系,自然而然地将会以更好地状态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之下,学生加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应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因此,其也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应不局限于解释文化的字面意思,而应寻找其与学生生活的共通点,渗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文化知识素养。文言文等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生而言,语言晦涩难懂,因此,如果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逐词逐句地解释文章,将会极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的渗透。

(五)创设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学生强制的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备受影响,教学过程也就变得枯燥无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结合语文教材,给学生们创设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下学习语文知识,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资治通鉴》,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国主孙权劝说属下大将吕蒙学习的情节,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读书,最终从“吴下阿蒙”到让孙权“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其中不仅向初中学生传授了有关文言文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蕴含着历史上中国古人“勤学”的文化思想。在这篇课文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境。为什么孙权会劝吕蒙学习?当初吕蒙为什么会抵触学习?在经过学习后孙权对吕蒙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都可以让学生们在创设的情境中寻找答案。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们抑扬顿挫的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思想与课文中的情境融合到一起,从中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学”的思想。深刻领悟“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向初中学生有效渗透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应该加强日常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要求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涉及传统文化教学的素材,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元营.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13+115.

[2]周文元.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67-168.

[3]战玉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39.

[4]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31-132.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