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次”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19-10-21 03:03王生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国卷历史解释

王生

[关键词]历史解释,渐次培育,备考对策,全国卷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 2019 )15-0018-05

“历史论证题”(2019年I、Ⅱ卷第42题,Ⅲ卷第41题)一直是高考全国卷的亮点,备受各界关注。2019年全国卷的历史论证题命题形式各具特色,但在立意指向上却是一致的:立足情境材料,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观点,并予以评析。究其根底,实质就是在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据反馈,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大难点:一是确定准确而深刻的“论题”;一是结合史據对“论题”进行逻辑性的评析。“新课标”对历史解释素养进行了详细的内涵界定和四个水平层级的划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种类型:解释客观的历史事实;解释他人的历史解释(历史认识);建构并解释自己的历史解释(历史认识)。这也是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复制到创新的依次递进的三个思维阶段。这涉及哲学范畴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解释客观和公认的历史事实”属于本体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他人的历史解释(认识)”和“建构并解释自己的历史解释(认识)”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属于方法论。这些年的高考题中,尽管考查的“落脚点”多在方法论层面,但这需要建立在解释历史事实的本体论基础上,否则,难以提升学生在方法论层面的历史解释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思维层次的递进性提升,遵循“解释客观的历史事实——解释他人的历史解释(认识)——建构并解释自己的历史解释(认识)”的思维路径,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以渐次提升。下面,就以2019年全国Ⅱ卷第42题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历史解释素养的渐次提升问题。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历史》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本题考查对于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的“历史认识”的认识(即“见解”)。学生不仅要指明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是什么,还要阐明对这一认识的态度(赞同、质疑还是反对),并说明理由。无论持何种认识,都要从更高层面上对作者的认识进行深度的评论,揭示其立论背后的历史价值观,并予以有见地的评判,而不是为他的历史认识简单地凑集几个史据。我们所常见的答卷就是这样,多数考生都会对材料的观点持赞同态度,进而搜集几个史据与材料观点进行简单的嫁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的答卷是很难得高分的,除非阅卷标准被降低。既然要求考生对该观点进行“认识”,就一定要体现考生的历史价值观。既然是“认识”,就要有认识论层面的见地,要有相当的历史思维含量,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历史观指导下的理性评判。在笔者看来,解决本题,应遵以下思维过程。

1.追溯题目情境信息的支撑性(佐证性)史实,为后续的历史解释提供史据铺垫。

这是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结论和认知寻求历史证据的过程,就是将题目情境信息转化为史据的过程,也是最终建构并解释历史解释的第一步。

要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历史事件的面貌、各要素及其关系做出准确的描述,就是要立足情境中“‘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信息,围绕两条数轴中的具体事实,结合所学知识,为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互动性特征(结论)寻求史据,以佐证这一结论和认识的合理性。这涉及以下历史事实。

19世纪,在“自然进程”领域,煤炭、蒸汽、石油和电力相继成为机械动力,食物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致使全球人口激增、自然环境发生恶劣变化,进而联系时代背景可知,这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也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殖和环境的破坏。显而易见,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结果。就“人文进程”而言,这一期间,奴隶贸易和奴隶制衰落(“废奴运动兴起”),出现了全球化的大规模移民浪潮、全球的殖民侵略与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也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带来了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化流动,工业文明影响和征服了奴隶制文明与封建农耕文明,进而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浪潮。很显然,这是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之间互动的结果。

到了20世纪,在“自然进程”领域:一方面,自然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人为的严重破坏,植被损毁、气候变暖、疾病泛滥。而在“人文进程”领域,世界性战争、经济萧条、意识形态对抗、反全球化运动、技术全球传播等并存,这是人与人、文明与文明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这些内容,是基于历史面貌的客观描述,不属于学界存有争议的历史认识和解读。解释历史事实重在描述和理解的准确性,这为解释“历史解释”(认识)铺垫了基础。需要指出的是,解释历史事实不是简单地提取一个个历史事件,而是将历史事件的内在各要素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意义建构,看到其内在的联系和共性指向。

2.提取情境信息中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认识,为后续的历史解释提供论证方向。

这是概括、凝练作者的历史解释的过程。立足前一阶段的分析,我们再将上述“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中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度的意义架构,凝练出“作者”的历史解释(认识)。

历史解释,一般来说,都应是史观指导下的理论认识。将前述被解释了的“历史事实”进行关联和意义建构,发动思维机器,归纳、抽象出一般性的观点、认识或主张,就是历史解释(认识)的形成过程。

从上述历史事实来分析,无论19世纪还是20世纪,就“自然进程”而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广泛互动发展的结果;就“人文进程”而言,又是人群与人群、社会与社会、文明与文明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各自以及二者之间的这種广泛而深刻的“互动”交流和相互影响,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也促进了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进而构成了19-20世纪世界历史的全貌。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认识是“全球化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从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进程的“互动”影响中可看出,作者理解和认识这部历史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环境史学”或“气候史学”;就科技文明的角度而言,19-20世纪的工业和科技革命深深地影响了这部世界历史,造成了公民社会的混沌与复杂,政治发展和权力的转移,影响了人们的劳动与社会生活,这表明,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属于作者的另一种认识。

解释他人的历史解释(认识)重在解释的深刻性与圆通性。这一阶段,重在历史观统领下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认识论主张或倾向,这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史据”基础上的,是历史思维的进一步提升。

3.阐明你对作者历史解释的态度,建构起自己的历史解释。

这是历史解释的高阶思维阶段,即建构并解释自己的历史解释(认识)。这里,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考生对史料信息进行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另一是在质疑、修改给定观点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论证。建构自己的历史解释,需要对史料作者的认识进行评价和再认识,进而凝练出主旨论点,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面对本题,若想建构起自己的历史解释,首先要分析、归纳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的解释,从其结论指向、论据的充足性、观念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再运用相应的史观和方法论,借助史学研究术语最终凝练出自己的观点。

“全球史学”试图将世界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历史进行考察,视其为自然、人群(社会)、文明之间相互碰撞、多元互动的表征。这超越了单个民族的历史,探讨各种群体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广泛互动与相互影响,在客观上有利于摈弃“欧洲中心论”。

“环境史学”从环境对文明的影响的角度切人,去观察和解释历史,将生物圈(气候土壤、植被生态、疾疫等)因素考虑到历史进程中去,探讨其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这为我们研究和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也难免在客观上陷入“环境中心论”的窠臼。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不能被认定为决定性因素。

“科技史学”看到了科技对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将人类历史的一切根源都归因于冰冷科技的影响,却不自觉地漠视了人类文明应有的温情。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已有认知与新认知(题目中的观点)之间的“错位”状态或“发展区”,建构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判断。建构自己的历史解释重在追求解释的创新性和可信性。

教学过程中,面对一个知识内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历史事实的各要素,还要因势利导,创设情境,引导他们的历史思维力渐次走向深入。

世界现代化(近代化)是研究近现代史的一个新范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的历史。这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情境:

迄今为止,由传统向现代化社会的大过渡出现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是从英国开端然后向西欧扩散的工业化过程,不仅是经济与技术和生产结构的变革,更涉及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大变动。这一独特的历史规定性使历史上最大的经济革命与最大的政治革命相结合,形成了推动社会巨变的最大动力。这一浪潮从英国向比利时、瑞士、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地区推进,并使世界按照崭新的生产方式进行国际分工。工业化使英国经济发展从第一产业逐步转向第二产业,并开始把第一产业的某些部分转向其他地区,把从非洲到东南亚的边缘地区变成贸易殖民地。由此,世界一端是新兴的工业国,形成现代发展;另一端是传统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被造成低度发展或边缘性发展。首批开始工业化的国家中只有英国真正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变革,从工业革命开端到欧洲各国认识到新工业的创新潜力至少经历了50年时间。

问题:就上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择其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这是一道典型的历史论证题。材料内容主要谈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决本题,首先就要为材料情境中的关键信息追溯史据。材料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动因是“这一独特的历史规定性使历史上最大的经济革命与最大的政治革命相结合,形成了推动社会巨变的最大动力”,即工业革命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动不是现代生产力自发推动的,而是“双元革命”,是经济大革命和政治大革命共同推动的,可联系到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及19世纪的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革命运动,这些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大西洋革命”时代。正是民主政治革命与生产力、市场、商品、资本等经济革命结合在一起,才引发了工业革命。再如,从“使世界按照崭新的生产方式进行国际分工”这一观点,我们可联系到殖民经济侵略、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划分等史据。“世界一端形成现代发展,另一端被造成边缘性发展”,“从工业革命开端到欧洲各国认识到新工业的创新潜力至少经历了50年时间”等结论,都可联系到相应的史据。这样做,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结论的合理性,也便于我们从中提取作者的观点,并作最后的阐释评析。

其次,我们要立足史据,从中可提取出:“工业革命是商品经济与资产阶级革命联动发展的结果”;“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促进了国际化的生产大分工”;“现代文明彻底摧垮了传统文明”;“现代化实现了现代主义、工业主义与国家主义(民主主义)的结合”;“现代化的进程是渐进的”;“现代化引发了中国的革命化、衰败化、边缘化”等观点。

然后我们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既要看到这些观点的合理性,也要看到其中的问题所在,更要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去积极评价这一阶段的影响。历史解释遵循此路径,经由这样思维过程的训练,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会渐次养成。

第二次浪潮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形成的技术传播、世界市场、经济增长势头,为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的后起现代化开辟了道路。美国在高效率商品农业基础上的工业化开启了后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由移民国家的发展道路。在非西方文明的诸古典文明中心,对西方向东扩张的巨大冲浪激起了强烈的回应,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式开始探索防御性现代化的道路。多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取代了英国的单一中心地位。在第二次大浪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30年的停滞与徘徊。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对抗发展形式,世界逐渐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现代经济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依旧沿袭上述思路进行论述。随意选取其中的一个结论,如“在第二次大浪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30年的停滞与徘徊”,可追溯的史据包括20世纪前半叶世界规模的发展性危机,特别是西欧和北美内部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军国主义兴起,两次世界大战,等等。这些因素不仅阻滞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也延缓了世界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便可提炼出作者“现代化进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波浪式的跳跃性前进的”这样的观点。“1850-1914年是世界经济繁荣期,1914-1945年是世界经济最长的萧条期,1945-1973年是世界经济最大繁荣期”。就个别国家而言,现代化的进程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变异性,甚至停滞、中断、倒退,即逆现代化。最后,再结合这些史据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认识世界现代化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交织发展历程。这是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的评价。

此外,就本材料来说,还可从“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先导工业化国家模式、自由移民国家的模式、非西方文明国家的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等)来谈,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不同背景、路径、特征等角度进行阐发,进而看到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复杂性与统一性。还可以提炼“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这样的观点,主要的史据包括苏联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开拓了不同于早期工业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工业化道路,在资本主义发展危机的年代里实现了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胜利。还可从殖民地国家的“冲击一反应”的现代化模式,以及内源型、外塑型等现代化模式的角度进行论证。当然,也可从“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对第二次浪潮的铺垫和推动”这个角度去评价。仔细观察,这些认识和观点都可在材料中获得。通过这样的教学训练,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也利于他们历史思维能力的渐次形成。

第三次浪潮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这是一次真正全球化变革的大浪潮。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石油、人工合成材料、微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和全球产销网络的出现,引起现代发展的结构性的重大变化。现代战争成为不自觉地推动现代化的工具。这次大浪潮是新兴工业化世界对非工业化世界的一次全球性大冲击,使全球的经济与政治关系、人类生存的生物圈,都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这则材料涉及很多观点,如“现代战争推动了现代化”,将现代化归结为战争导致的,这有史据支撑:战争带动了技术的快速更新;战争造成新经济增长的巨大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世界性战争推动了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对新的发展道路的追求。但是,这样的观点合理吗?除了战争之外,推动现代化第三次浪潮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也值得深究。另外,还可从“现代化引起现代发展的结构性(世界整体结构、经济结构、城乡人口结构、文化教育等消费结构等)变化”,“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博弈”等角度确定自己的历史解释。

高考论证题对学生的历史解釋能力要求很高;历史解释能力的核心就是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育不应是跳跃性(直达最终目标)的,而应渐次培育;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猜你喜欢
全国卷历史解释
从小组辩论到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广东卷和全国卷Ⅰ非选择题设问类型的对比浅谈高考地理全国卷Ⅰ的备考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浅谈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卷阅读信度效度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在新高考全国卷要求下如何实现英语书面表达满分教学
基于考题分析的圆锥曲线内容备考探究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