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其
[关键词]情势与文化,历史行动,思想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 2019)15-0044-06
思想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结晶。思想的美感与价值最能激发学生的智趣,最易让学生挑战自我的认知,从而进入高阶思维,实现高水准学习状态。思想的美感与价值何以让学生得以深切地感悟?在笔者看来,应引导学生认识思想史,需要关注历史情势,深切理解思想从哪里来;关注思想的内在演变,领悟思想的独到之处;关注历史人物的情理,洞悉其思想的丰富内涵;关注历史行动,发觉思想的价值。本文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例,谈谈深解思想史意蕴的教学策略。
思想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发展过程,思想史教学应透视思想的转变、重构和再造或创造的过程,这样才能把握学生所接受的历史,引导学生把握思想得以实践的历史,以及意义重建的历史。教授本课,我们可以首先提出核心问题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从哪里来?有何独到之处?提出本问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思想史。实际上,就是要将思想置于变动状态中,从历史背景因素认识思想的产生,从历史演进中认识思想的变化与深化。这样在变动不居的历史情境中,把握每一个思想观点的真实意图,即“此在”的思想是怎样面向历史现实的,又试图解决怎样的社会问题。学生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外来思想、情势创造等方面加以解释。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有以下影响因素:民族危机加深,清朝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西学东渐、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探索与实践。
要认识三民主义思想,领悟孙中山的致思方向,还应进一步探究其思想渊源:一是延续和发展了中国儒家的民本思想、大同思想。马勇先生就认为:“孙中山的早期民族主义主要是指满汉之间的冲突,主要是以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去反对满族对汉族的统治,就此而言,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思想资源便不可能带有更多的现代性,而在本质上只能是中国思想传统,尤其是儒学传统中的华夷之辨的延续和发展。”辛亥革命后不久,“他便又重提民族主义。只是他这之后的民族主义,已与其早期明显不同,不是指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冲突,而是指中国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关系”。我们再看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实际上经历了不断演进的过程,起初注重振兴实业,继而在1906年提出三民主义时,主张平均地权,到了1924年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國代表大会宣言》,形成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耕者有其田”的新民生主义。这样的梳理,可以发觉一个人思想的进化,进一步体悟历史人物如何因时应变地认识社会与改造社会,学生习得的思想史内容才会有血有肉,历史人物的形象也才会鲜活起来。
二是深受西方的民族、民主启蒙思想影响。教授思想史,应让思想者“动”起来,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经历与思想者的“思想”过程等方面加以解释。
材料1:孙中山60年的生命中,先后共有31年的时光是在国外度过的,他先后到过14个国家和地区,从地域上看:亚洲21年零10个月(香港、澳门、日本、南洋);美洲9年零1个月(檀香山、美国大陆、加拿大);欧洲1年零8个月(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
从材料1可以看出,孙中山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他的这些人生经历与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无关系,从中找寻思想形成的途径与关联性因素。
材料2:1919年,孙文在《文言本三民主义》中写道:“有美国共和,尔后始有政府为民而设之真理出现于世。林肯氏曰:‘为民而有,为民而治,为民而享者,斯乃人民之政府也。有如此之政府,而民者始真为一国之主也。”而关于孙中山所称谓的“民有民治民享”这六字的由来,孙文也曾于1921年在《三民主义之具体办法》中这样解释,“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没有适当的译文,兄弟就把它译作:民有、民治、民享”。of thepeople便是民有,by the people便是民治,forthe people便是民享。
从材料2可以看出,孙中山受到了林肯思想的影响,从中可以发觉孙中山如何借鉴融合他者思想,为我所用,创新自我的思想。理解这个思想借用、创新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演绎思想发展的轨迹,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想智慧。
三是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孙中山之所以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接受共产国际主张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影响有密切关系。
只有找寻思想源头的解释,才能引领学生形成有“根”的思想认识;只有在变动不居的各种历史因素的往复交织中梳理出思想的内在脉络,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思想的内部,进而与思想进行深度对话,习得历史智慧;只有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切身理解人的能动创造性,发觉人与思想共进退,才会激发学生自我成为一位思想者,此时的教育才会关涉历史人物,敞亮学生心灵;只有拓展思想解释之边界,才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为其注入思想创新的活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格。例如,孙中山具有世界理念,包括“合乎世界潮流”的政治变革意识,“吸收世界文化”的文化兼取精神,驰骤于“世界经济之场”的现代经济思想,他敏锐地看出“近世经济之力,足以破国界”,瞳憬“世界大同”的社会最高理想。孙中山是具有卓越世界眼光的伟大爱国者,以此进行人格教育,可让学生油然而生一份家国情怀的情愫。
从孙中山的思想观念看,三民主义思想实际上深受传统思想之影响,它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融后的创新,正是如此,这些思想才会深得人心,才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学生以此获得的理解才会是有根基的,学生由此也才会具有思想批判力。
思想既形成于社会情势中,也形成于文化中。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其民权思想形成基于当时的内外形势。
材料3:孙中山从甲午战败中看到的是什么呢?是自上而下全面腐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振,如斯之亟。而如今的国际环境强邻环列,虎视鹰瞵,这些强国个个久已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它们既需要庞大的国际市场倾销过剩的工业品,更需要资源需要廉价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所以列强对中国蚕食鲸吞的图谋与野心早已存在,只是最近若干年越来越厉害罢了。中国之所以陷入如此困境,原因何在?孙中山认为,问题的症结只有一个,那就是清政府不能代表全中国的利益,必须推翻,必须打倒。
通过材料3可以看出孙中山拯救中国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孙中山起初主张社会改良,随着自己对社会情形的认识加深,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此后就放弃了社会改良之心。进而思之,如何理解三民主义内部各自的独特意义。
材料4:最能体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先进性的是“创立民围”和“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民生主义。但当时尚未发育出清醒一致的现代化共识,只有少数人了解国民革命的全部意义,大多数人还只能理解民族革命或种族革命。三民主义往往成为二民主义或一民主义。最能影响民众心理,引起大众共鸣的是民族主义。
我们可以通过材料4引导学生感悟时人的思想觉悟现状,可以看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独特眼光及其思想的先进性,从中审视出形成民权与民生思想殊为不易,也进一步领会到三民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革命理解的突出贡献。
通过领悟历史情境,让思想包含社会情感,只有倾注情感的思想解释,才会让思想的内涵鲜活灵动起来,解释便更具合理性。问题的关键是,基于历史情势解释思想内涵,就是要聚焦“此在”性的社会特定问题,意即思想本身是面对现实的,是为改变社会服务的,让思想植根在社会土壤之中。越是将思想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加以理解,就越是利于深切领悟思想的真意与社会价值,也越利于理解思想的实用范围、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也有助于理解思想如何随着社会变迁进行改进与创新。正是如此,本课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三民主义产生的原因,也促进了学生理解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进而深化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变化与历史贡献,孙中山顺应世界潮流与中国发展情势的人格魅力才会得到自然而然的彰显。
思想是有情有理的,解释思想史,应关注情感的重要意义,因为情感不只是历史结果的“思想”,也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力量,只有透析思想之情理,才会丰富思想之内涵。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三民主义内容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何孙中山首提民族主义?教师可以利用材料5帮助学生理解孙中山首提民族主义的用意。
材料5:1924年初,瞿秋白在廣州阐释“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何以提出时说:“至于三民主义的发生,是完全由于中国现实经济状况而起的。……因为有外国的压迫和欺凌,故首先有民族主义。试看中国所有商埠,一切都在外人的掌握,许多政治上的大权都操自外人,所有铁路、矿山完全为外人经营,关税、盐税都由外人监督。在如此情形之下,我们即使有心和帝国主义者讲交情,试问有何方法?所以提倡民族主义是一个很简单的意思,并不用何种高深理想。”
由材料可以看出民族主义思想是对当时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的回应,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当时社会的面貌,深切感受到孙中山的时代情愫与爱国情怀。
如果我们再用材料6,可以拉长对民族主义历史情境的理解,进一步把握当时社会的深层逻辑。
材料6:根据吕思勉先生的记载,他的一位同乡远祖曾留下一套明代的服装,要求子孙世代宝藏,等汉族光复时穿着这件汉衣冠去祭告。吕思勉因此得出结论“可见抱民族主义的,实不乏其人”。这一材料显示,旧有族群的记忆确实通过“汉衣冠”这一符号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并延续到清末。④
由此反思,教学思想史,应深化时间素养,在历时与共时的视野中分析思想的来龙去脉,学生才会在历史长河中找寻到思想的内在逻辑与深层结构。
接着可以让学生探究: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是什么(争议最大,最不被人理解的是什么)?本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将三民主义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利用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历史思辨,进而分析民生主义的独特意义。
材料7:据冯自由记载,1905年筹立同盟会,首次集议时,便“有数人对于‘平均地权有疑义,要求取消。孙总理乃起而演讲……剀切解释至一小时之久,众始无言”。有疑义而至于“要求取消”,则已有反对之意。孙中山做了一小时的解释,仅使众人“无言”而已,似并未真正说服存疑者。以后的事实证明,不少党人对民生主义仍存疑惑。冯自由说:“当日之革命青年眼光殊不远大,虽经总理剀切讲解,一致赞成之后,对于未来之社会经济问题殊不重视。且有视为不急之务者。本部干事某等,以有志入会者问题纷起,解释困难,遂有另立他种团体名称及删改平均地权一项,以应付时宜者。”
教师利用材料7,呈现出民生主义在当时尚未被多数人理解,客观上反映出孙中山超乎常人的视野与远大眼光,此则材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展示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便于学生认识民生主义纳入三民主义的特殊价值,由此立体审视民族、民权、民生思想各自的功能,及彼此之间内在秩序。这样的引导,既可发觉思想的内涵,又可以展现出孙中山的思想情怀与人格魅力,进而审视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民生主义所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章开沅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百年之后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认识思想史,不应止于当时的历史来认识思想,还应放眼审视思想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这样才会全面把握思想的理论框架,进而打开学生的眼界。
为深入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变化与成因,本课可以提出核心问题2:时隔19年,孙中山为何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贡献不容置疑,但由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更见其历史贡献。欲深化理解新三民主义思想,需要进一步通过情理分析新三民主义变化及其社会作用。要分析此问题,需要关注孙中山自己的经历与认识有何变化?中国与世界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得出思想的内在演变是什么?
思想是人创造认识的结果,历史人物经历的变化必然会改变自我的思想,所以,理解思想要通过历史人物行动网络来探索思想发育的因素。
材料8:蒋梦麟原是老同盟会员,1917年回国以后,经常活动于上海、杭州、北京之间,与江苏教育会、北京大学的一批精英分子,如陈独秀、胡适等往来均甚为密切。与此同时,他与孙中山也保持密切联系,孙中山通过他,能及时了解到新文化运动方面的种种信息。1919年5月,北京的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当时恰在南方,曾面见孙中山,作长谈。孙中山曾向胡适详细介绍自己有关“知难行易”的思想。所以,当《孙文学说》出版后,孙中山立即提出要求,请胡适为他的书写一篇书评。
通过材料8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交往旨趣,烘托出历史人物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也可以发觉中国所发生的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对孙中山的切身影响,由此揭示出孕育其思想的社会环境与特殊的文化特质。当然,学生还可以主动探究当时国际国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孙中山思想改变的影响。
认识思想史,还不能仅在表层事件之间寻求联系,更应该从思想内在变化中寻求思想的深层内涵。孙中山由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既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关联,又与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反思息息相关。
材料9:三民主义的三种思想背景对孙中山政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显著的区别。20年代之前,在孙中山的政治实践中,英、美民主主义占较大的比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比较微弱。但随着1917年后孙中山政治上的不断受挫折,他对英、美民主主义虽继续抱有强烈希望,但同时开始重视中国文化传统,1921年后,孙中山回归中国传统的痕迹越益明显。孙氏深感单纯追求英、美政治模式,忽略中国传统是其革命不断遭挫的重要原因。孙氏开始相信,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底,从而“规抚”外来思想才能为其政治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孙中山向中国文化传统倾斜的同时,孙中山把目光又转向新生的苏俄,经过审慎的研究和思考,对苏俄革命经验作出了选择。
利用材料9,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在反思新文化运動对社会影响之利弊后,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由此看出,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既注重吸纳传统文化之要义,又促成他把目光转向苏俄革命,这样才会深度理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内在联系。
要透彻认识三民主义的个体思想,必须将个体置于这个时代思想文化的整体当中加以解释,这样才会彰显其思想价值,并能洞察出其思想如何基于当时现状与面向未来的倾向。
材料10:胡适在1933年曾对中国现代思想分期,约以1923年为界:前一段是“维多利亚思想时代,从梁任公到《新青年》,多是侧重个人的解放”;后一段则是“集团主义时代,一九二三年以后,无论为民族主义运动,或共产革命运动,皆属于这个反个人主义的倾向”。这个分期特别看重国民党联俄改组的意义,虽不专门针对五四,却也不妨视为五四时代结束的一种看法。
利用材料10可以看出孙中山思想的改变与当时社会集体思想的转向具有一致性。认识思想史,不宜孤立地理解思想者的思想,换言之,不宜就思想论思想,而应将思想者与时人的认知视野进行关联性思考,这样通过更为宏大的认知视野和更为深层的内在变化认识思想的真谛,才会让思想丰满立体化,并让思想更具美感。
有了社会集体思想的参照,我们才会将思想主张置于历史特定语境中去理解思想主张的真实含义,才能把握思想的要旨,否则就会偏颇。郑大华先生在梳理近代思想家的演进脉络后,得出近代中国思想家独特主张。他认为:“因为这些思想家从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这一目的出发,认为当时中国最需要的不是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而是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自由,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自由,他们(如孙中出)甚至要求限制个人的自由。就是严复和梁启超,他们在宣传、介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时,也往往从国家富强和救亡图存的需要出发,对其内容进行过修正。”所以,通过集体思想来理解思想家的主张,才会让学生的历史理解不只停留在符号、形式理解层面,而是能真切进入意义理解,也就是由思想之外观进入思想之内部去理解思想的真义,这样才会获得真理。而且,通过关照时代去理解历史个体,也会促进学生理解时代之特征,彼此互动之理解,有利于活跃学生的认识。
认识思想史应关注意义,应立足于某种价值立场对这种思想进行综合评价,进行价值判断,以明了思想的本质属性,从中找寻思想的借鉴价值。具体而言,既要在思想视域之内理解思想,还应回到历史现场,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反思思想的价值,这样才会发觉思想的深邃之处,感悟到思想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进而审视思想本身之得失。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智慧。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思想内部去认识每一个思想所关注的对象及试图达到的目的,从中发觉思想主张与现实行动的落差,进而审视思想及其历史作用的有限性。例如,“孙中山的政治构想是面向全体国民,其经济构想比较倾向于下层群众,但革命党人却始终未能克服知识阶层与一般民众的距离,不是把农工大众视为举足轻重的革命动力,而是视为有待解救的对象,要么乐观地估计民众对民主共和的热情,要么归到改良派的思想境界,嗟怨民智未开,觉悟太低,受专制流毒太深”。由此可知,思想深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各思想主张意在选择性解决当时社会的突出问题,而非深入解决当时社会深层转型的所有复杂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历史行动与世界眼光角度,审视思想主张的历史贡献及其对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从历史行动看,与民权、民生问题比较起来,似乎民族问题解决得更好,章开沅认为:“在中华民族作为国族认同方面,辛亥那一代人不仅开创于初始,而且还在政治、制度、政策乃至文化诸层面有持续的探索性实践。孙中山及其后继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至少我们在中华民族作为国族的总体观念上与前人是一脉相承的。”②从世界视角审视看,三民主义思想闪烁着历史的光辉。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钱穆先生的评论对我们认识三民主义思想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注重思想史的“空间转向”。李宏图先生说道,思想史研究的“空间转向”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重视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展开研究,打破原先的以“欧洲”或者“西方”等这一整体性的空间构想,更为关注欧洲各个国家与民族内部之间的不同特性。探讨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语境对思想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希冀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学术传统和学术进路,或者说建构起不同的“话语表达”体系。思想史研究“空间转向”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思想史正朝向“国际史”方向拓展与全球史正日趋结合,目前这一取向已经十分鲜明。实际上,目前的思想史研究的“空间转向”正在向民族国家化和全球化两种方向发展,前一种是在国家成长的维度下展开,而后一种则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思想观念的跨国传播、接受与流变。有了这样宏阔的认知视野,对思想史的历史解释才会震撼学生心灵,才会敞亮学生视野,思想之价值才会变得深刻起来。
教学思想史,应将思想与产生思想的社会情势联系起来,通过历史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新视角认识、关联性认识和内在本质性认识,真切领悟思想之言深致远,深刻把握思想的内涵与价值,这样理解思想内容才会启人心智,激发人们去亲近思想、去创造思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思想者。
总之,教学思想史,应关注性理、情理、事理、物理、道理。要引领学生深切理解思想史的要旨与时代价值,应将思想置于社会情势与文化境遇中,关注历史行动网络,交互关联思想与思想者,以此解释思想之内涵,才会有力彰显思想的价值。这样的思想史教学才会具有生命化的美感,才会发育学生的思维批判力,历史人物的思想与人格才会深切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成为一位思想者与人格高尚者,这样的思想史教学才会是灵动而富有哲思的,历史教育关乎学生人生成长的目标才会有效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才会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