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惠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十分重要,也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关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包含的知识点非常多。在语言性学科教学中,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十分重要,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从而进一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养成质疑习惯,引导学生敢问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要教师注重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还应让学生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让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方式非常多,包括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向教师提问等,提问地点也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在课堂上提问,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提问。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时,需要打破课堂的局限性,结合小学生的基本特征,挖掘出学生兴趣爱好,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时,还需要了解影响学生质疑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小学生不敢提问主要是心理问题,害怕自己被同学嘲笑,害怕自己的问题不够好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通过主动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提问信心。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敢于提问,从而养成质疑的习惯。
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题目,然后设计引语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通过引导的方式,很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会大大激发出来,然后开始提问,包括“半截蜡烛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课文怎么围绕半截蜡烛开展?”“作者为什么要把半截蜡烛作为课文题目?”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敢于提问。
二、创造质疑机会,引导学生能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处于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还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质疑机会,让学生能够顺理成章地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将学生带入到问题当中,从而让学生有问题可问。教师在创设质疑情境时,可以将教材、多样化的教学工具等充分运用起来,使教学情境多样化,还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七律·长征”一课教学中,其中有一句“金沙水拍云崖暖”,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水拍云崖的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诗句中描写的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这时候,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就自然而然地產生疑问“正常人面对这副险景的时候,应该感觉到凉意,为什么红军战士会觉得暖呢?”由此可见,在质疑情境当中,学生更容易产生疑问,并且带着疑问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三、激发质疑兴趣,引导学生想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还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让学生产生想问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质疑和提问。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应该对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有个充分了解,然后仔细思考应该用何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例如,在“狐假虎威”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狐狸再次遇到老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想象力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又借助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和讨论积极性,学生学习效率和质疑能力随之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质疑习惯、为学生营造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等方式,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仟镜.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 (12):39-40.
[2]康建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教育观察, 2018(12):104-10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赤土民族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