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婷
(万年县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5500)
声带良性病变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以乳头状瘤、囊肿、息肉等较为常见,易导致患者声音嘶哑,更为严重者将完全失声〔1〕。目前手术疗法作为声带良性病变治疗中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其中支撑喉镜、电子喉镜等声带摘除术由于手术视野的局限性,将出现基底部残留或切除过多现象,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2〕。近年来,随着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在该病治疗中逐渐推广,经研究证实,该术式治疗效果明确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有效性、安全性高〔3〕。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对患者声带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12月于我院治疗的118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后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可耐受支撑喉镜、鼻内镜手术治疗,排除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及肾功能损伤、患有精神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观察组:女27例,男32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1.52±5.38)岁;声带囊肿、息肉各20例、39例。对照组:女29例,男30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47±5.43)岁;声带囊肿、息肉各21例、38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电子喉镜手术治疗,实施咽喉部表面麻醉,经鼻腔将电子喉镜送至声门处,定位病灶部位,随后实施切除处理。观察组行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实施全麻插管,保持患者头部后仰,通过支撑喉镜暴露声门并固定,随后通过支撑喉镜置入鼻内镜,并于鼻内镜下对病变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确定,并通过喉显微手术将病灶切除,针对声带息肉(广基型)者则分次切除,期间注意对正常组织的保护,随后对声带边缘实施修整,针对声带囊肿者则将声带黏膜切开,随后剥离,针对双侧病变者,在一侧处理完成后切除处理另一侧。术后入选者均行抗生素治疗,并禁声2周。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时依据两组电子喉镜检查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其中经电子喉镜检查病灶清除彻底,声带功能恢复正常,声带肿胀、充血症状消失为显效;经电子喉镜检查病灶清除彻底,声带功能有所改善,声带肿胀、充血症状缓解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统计两组显效、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喉腔黏膜损伤、上列牙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观察组、对照组各出现2例(喉腔黏膜损伤、上列牙损伤各1例)、5例(上列牙损伤3例,喉腔黏膜损伤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9%(2/59)、8.47%(5/5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8,P=0.242)。
经研究发现,声带作为喉腔一部分,可主导人体发声功能。良性声带病变多以声音嘶哑、失声等为主要表现,目前该病治疗主要以手术疗法为主,但由于病变位置特殊,故采取何种术式治疗在保障患者声带基本功能外,且可降低相关并发症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支撑喉镜、电子喉镜手术为该病治疗中传统术式,临床应用简便易行,但由于受术野不清晰、狭窄等因素影响,将对正常声带组织造成损伤,且可出现切除不彻底或过多等现象,临床应用效果欠佳〔4〕。
近年来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凭借无痛、微创等优点逐渐获得了患者与医师的重视,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采取全麻处理,患者痛苦小,且利于松弛声门,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快速实施,同时鼻内镜的应用利于提升术野清晰度,且可多角度观察病灶形态,可提升切除精确度,进而可防止损伤正常声带组织〔5〕。鼻内镜镜头视野可自行调整,可避免支撑喉镜对声门下区等直视死角,且用于肥胖、颈短等患者中仍可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故将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应用利于避免单纯使用支撑喉镜治疗中的病灶分辨局限性,利于保障切除安全性与效果,减轻对声带发声功能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与常规电子喉镜手术相比,将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更有助于彻底清除病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声带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马利娟等〔6〕研究中证实声带息肉患者接受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升患者嗓音功能,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综上所述,支撑喉镜、鼻内镜联合手术用于声带良性病变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行性,利于恢复患者声带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