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辉
(崇仁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抚州 34420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及其细胞组参与的异质性疾病,通常会出现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产生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病症,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1〕。支气管哮喘多是由于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吸入尘螨、药物食物以及遗传因素引起,儿童时期发病较为常见,对患儿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在急性发作期,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或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这类药物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并带来不良反应。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不同剂量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A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34±2.41)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11±1.82)个月。B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02±2.18)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42±1.91)个月。C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21±2.53)岁;病程2~13个月,平均(6.11±2.46)个月。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知晓本项研究并审核,知情同意书均由患儿及其家属或监护人签署。
(1)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患儿或监护人同意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由异物引起喘息或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②就诊当日服用过抗组织胺类、茶碱类等药物;③有激素使用禁忌者;④合并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患儿入院后均采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器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深圳大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48)行雾化吸入给药,患儿<3岁使用面罩吸入,其余患儿采用口含嘴吸入。A组给药量为0.02 mL/kg,B组给药量为0.03 mL/kg,C组给药量为0.04 mL/kg,给药10~15 min,2次/d,三组均连续治疗7 d。
(1)治疗7 d后,对比三组治疗效果,若患儿在治疗结束20 min后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缺氧及喘息症状明显缓解为显效;若患儿在治疗结束20 min后肺部哮鸣音有明显改善,缺氧及喘息症状有所缓解为有效;若患儿在治疗结束20 min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治疗前、治疗7 d后,分别对比三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国产msa99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指标,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3)对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眩晕、血糖升高及胃部不适。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治疗前,三组患儿MVV、FEV1及FV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A组相比,B组及C组MVV、FEV1及FVC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对比
与A组相比,B组与C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支气管哮喘是由各种炎症细胞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气道急慢性炎症、气道阻塞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症状多为胸闷、咳嗽,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等症状。支气管哮喘病理过程为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内分泌物增多〔4〕。支气管哮喘不仅与外部环境有关,免疫调节紊乱、患儿母亲产后连续服用抗生素等也是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目前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临床常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5〕。目前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治疗中症状控制不理想,近些年各种新型药物不断涌现,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案也逐渐多样化、个性化。患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易发生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要方向〔6〕。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行局部抗炎治疗,此类药物可对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进行有效抑制,从而减轻平滑肌收缩,有效缓解临床病症,但长时间服用会产生药物依赖性〔7〕。沙丁胺醇属于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隆受体激动剂,具有选择性,可对组胺等过敏性物质的释放进行有效抑制,缓解患儿支气管痉挛。采用口服方式,沙丁胺醇作用时间较短,半衰期为2.7-5 h,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缓释胶囊制剂或喷雾剂〔8〕。沙丁胺醇可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血管等平滑肌,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沙丁胺醇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纤毛运动得到增强,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功能从而得到改善,减少微血管渗出,抑制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等炎性介质释放,从而达到降低气道高反应以及抗炎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总有效率、MVV、FEV1及FVC水平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由此可见,大剂量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一种理想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不同剂量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效果不同,吸入剂量较大患儿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