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清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解读》的出现表示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到了新的起点,将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机会.作为教师,也要考虑如何将核心素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生处于被动一方,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后转变成学生自己学会学习.使用问题导学法,促使核心需要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问题导学;核心素养;提升
现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方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16年9月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解读》提出:“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1].”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就是思考怎样在教学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实施问题导学的意义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教師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此进行课堂的教学.这有利于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换为学生问、教师解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学习.问题是学好数学的核心,接受数学思想的开始,是让学生领会数学的前提.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问题来探索新知识,从而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的提高,不断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需要在课前根据课堂内容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然后学生根据这些情境和问题,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来探索研究,最后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所以,问题在整个的教学内容中起到核心的作用,而且问题的设置要贴合学生本身的情况,才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问题导学法可以运用到任何课型,例如,新课、旧课复习还是练习课中,都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问题导学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
有问题才会去了解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导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时教师要时刻指引学生研究探索,最终掌握知识.这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为导向,教师在旁起到引导辅助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班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多少,才能有效地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相交线的知识时,教师以学校的平面图为例,学生刚经历小学升初中,对学校还是处于陌生的状态.所以教师可以以学校位置为情境设置问题.例如,说说哪些路是相互交错,哪些路是相互平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逐步引导学生去研究更深入的知识点,从而逐渐掌握相交线的知识内容.
(二)设置问题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运用问题导学法时要关注问题的设置是否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相一致.而且问题设置时要注意前后一致,相互关联,这有利于学生依据问题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解方程:4x2-9-3x-3=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直白地告诉学生解这道题的逻辑顺序.应该提出问题后,将剩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自我消化,能够从多面来解读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答.从而刺激学生动脑,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生活应用
单单学会了数学的基础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存在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2].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或者设置问题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细节运用到其中.让学生了解数学是有用的,是可以运用到时生活中的.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四)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法不仅让学生独立思考,还能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和合作.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相互启发、相互监督、共同成长.这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相互学习,开阔思维.
例如,学习不等式的时候可设置问题: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相减的差和第三边有什么关系?x>54是不是不等式4x-5>0的解,为什么?
教师在设置这些问题时要考虑到难度问题,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讨论,而太难的问题讨论不出结果.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解答,这有利于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问题导学法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容中,引导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正好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一致.教师可以以问题导学为手段,从创立情境、设置问题、生活应用及合作探究等形式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谈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84.
[2]肖锋.“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2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