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方法,能够让课堂教学具体化,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难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方法的意义,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应用
高中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学生一般很难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思路,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提升.通常将数形结合方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简单的解决数学难题,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形结合方法的作用,积极探索其应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方法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数学框架
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概念是基础,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高中数学教材知识大多较为抽象,很多数学知识点以文字形式来阐述,学生学习时会产生枯燥乏味之感,也很难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点.所以,通过对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學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数学框架结构,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转变为理性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从而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1].此外,通过将数形结合方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方法的对策
(一)结合教材,养成数形结合解题思想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反三角函数、指数函数等,都是有着数形结合意义的知识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提升解答数学难题的能力.例如,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形助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直观理解能力,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在“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画坐标”的方法,将数与数的空间结合起来,让问题变得简单而直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在展示图形的时候,为学生讲解三角函数的公式、概念与性质,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公式的推导过程、图形的表现方法.图形可以在学生脑海中产生深刻印象,便于学生牢固记忆知识.此外,数形结合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异面直线成直角、平面与平面之间成角等问题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解答数学难题,并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框架.
(二)结合实际数学问题,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指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养成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理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例如,在解答求函数值域相关问题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在题目“求函数f(x)=sinxcosx-2的值域”中,教师要让学生画出相关函数图像,并观察函数形式,把问题转变为求斜率范围的问题(如图1所示).这样问题就被简化了,学生可设动点P(cosx,sinx),定点A(2,0),则直线PA斜率为[-3,0].
(三)借助信息技术,培养数学解题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学生在画出图形以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正确的图像呈现出来,同时对每个步骤进行还原[2].或者是在学生遇到问题和有疑惑的地方,教师对内容进行回放,细致的讲解与分析相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与复杂,只依靠教师口头讲解或学生想象,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到问题的重点,无法形成清晰的画图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原本静态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化,从而将数学知识更加生动而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动态模拟的方法,在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以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从而掌握数学知识相关规律,能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并形成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能够让高中数学学习变得简单,教师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数”与“形”的转化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玲.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5):106.
[2]江士彦.浅析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