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彩莲
摘 要:在近些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不断深化,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学科都提出了自己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须要依照核心素养做出一些改变。体现在数学科目上的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在生活中用数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做出一定改变,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問题意识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内心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学生会对某些具体事物产生兴趣,但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很多老师都不能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兴趣的作用。教师大多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让课堂完全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对学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让课堂教育失去其本质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体现尤为突出。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满足感,进而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为什么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各科目培养目标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难以脱离教材,一些教师甚至会有“只要吃透教材,就是教育教学的胜利”这种极其片面性的观念。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教师依据书本来进行课堂教学,但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教材,要把教材当作例子,在这一变化中也体现出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灵活高效的课堂模式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师生全体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最后老师再帮助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的不局限于教材,完成从教师单纯讲授到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给予指导的变化,建立起高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只要培养起某种意识或建立起某种观念,便有很大可能性伴随学生的一生。这就更加要求教师抓住这个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并不等同,但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关系,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只有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学生才能更好地培养起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我们不难发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大多思维发散且敏于思考、勤于探索,所以问题意识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问题意识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许多方面都提出了创新创业的新方向,由此可见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问题意识——课堂教育教学是关键
对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于一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实践活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教育发挥着巨大作用,学校教育的意义更是突出。
在学校中,学生是以一个学习者和承担教育者的身份出现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应该是系统的、全面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具有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难度不应太大,以防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循序渐进,逐步培养。问题提出后,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失去这一环节,那问题意识的培养便是不完整的,并且这一问题很可能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引起更大的疑惑,让学生失去对问题探索的兴趣。
问题意识对学生的一生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学生在心中产生疑问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科专业能力。小学数学还主要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只有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对具体的事物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才能在以后的逻辑思维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既要抓住短期目标,又要立足长远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胡新猛.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7(6):30.
[2]路静.自主提问,带领学生展开主动的数学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J].学周刊,2016(22):99-100.
[3]周红芳.小学高年级的“问题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9):25.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