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世龙+许畅
摘 要: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目前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但在我国它一般夹杂在学习不良的研究中,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小学数学学业低成就,是一种在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广泛性学习障碍,主要特征表现为学生智力正常,但是数学学习成绩与其自身的智力水平不符。数学学业低成就不是因为智力方面的障碍造成的,可能存在人格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学生的数学学业低成就的基本参数的信息几乎没有。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多年研究的大量文献资源,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低成就者的判定、影响、相关因素以及干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低成就;判定方法;相关因素;干预
我国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研究起步较晚,明确提出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少之又少。McCall et al(2000年)首先在中国香港报告了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一些基本参数,然而这一结论能否代表大陆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特征,还需进一步讨论。探究我国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一些基本参数、研究他们学业低成就的稳定性特征及改善的措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一些研究的梳理,可以为我国关于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本土化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一、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理论背景
国外对学业低成就的概念认识比较统一,大多同意“差距”这一操作性定义,即学生实际的成绩与其智力应达到的期望成绩间存在明显的差距。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目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标准。如McCall(2000)认为实际分数标准差减去预测分数的标准差大于1,则被定义为低成就。而我国学者张凯郎(2010)认为,学业低成就一般是指学生在几门课程中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就水平。沈烈敏(2004)认为学习不良存在相对性和绝对性之分,学习不良的绝对性指其学业成绩未达到各年级各学科教育所规定的及格标准,学习不良的相对性即学业低成就。
二、小学生数学低成就者的判定方法
1.简单区分法
即用能力测验标准分减去成就测验的标准分,差值超过一定范围的个体被判定为低成就者。彭纯子和龚耀先(2006)认为,这种方法可能高估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上的低成就者的数量,低估能力水平低于均值低成就者的数量。
2.定性提名法
这是学业低成就鉴别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家长、教师、同伴等人的印象和观察,对有潜力却成绩差的学生提名,提名后,通常会再结合个别测验或直接面谈对提名者进行详细鉴定。
3.问卷测量
McCoach与Siegle于2003年编制了由35道题组成的测量问卷,用以筛选质优学业低成就学生,经检验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但它专一于学业低成就者的人格特征,同时它对于筛选一般学生学业低成就者是否适合还需进一步验证。
三、影响小学生学业低成就的相关因素
1.情绪因素
Atkinson(1974)与Gagne(1985)指出,情境特征如自我效能,对智力的信念和学业成就有显著的影响。在复杂的任务下,焦虑变得极有破坏性,并且导致了戏剧性的局面:学业低成就与自我毁灭。
2.家庭因素
许多研究者认为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灾难等可视为学业低成就的潜在影响因素,在EPPE项目中Sylva等人(2004)指出,家庭学习环境质量对学生的认知和社会情绪发展是最重要的,远比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重要。
3.社会因素
(1)学校
很多研究报告指出,学校的某些特征和课堂氛围也会导致学业低成就的发生,如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包容、强烈的竞争氛围、强调外部评价、对错误和失败的过分注意以及课堂中缺乏奖赏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业低成就。
(2)教师
勤奋的成就者很容易从教师那里得到高分,而有创造力的个体也很容易得到低分,因为教师经常认为高创造力(或质优学生)是破坏的来源,由于他们精力充沛和不守常规,因而常被教师定义为有严重的行为问题,甚至是多动症。
(3)社会文化
Show等人(1965)认为,成就者认同与自己同一性别角色的父母,并且认为这种角色认同是成就者的特性,而不是学业低成就者的特性。关于性别角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Granluno等人(1969)在研究中得出,男生成就者比低成就者有更高的男子气分数,两者有显著的差异。
四、小学生数学低成就干预的形式
1.咨询干预
Alpert等人(1960)进行生物反馈和放松训练课,以此来克服焦虑对学生低成就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结果。Morisano(2010)研究了个体目标设置对质优低成就学生的作用,认为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个性目标能使学生认知显著受益。
2.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Morrison(1969)在干预研究中指出,学校应该设立专门时间为青少年解决情绪问题,师生关系应该由教导转变为相互沟通,Datnow等人(1996)和Kuriloh等人(2003)在干预研究中建议学校应该帮助低成就学生公开讨论身份、成就和对班级、学校的态度,以此帮助学业低成就学生发展强大的自信,更有能力解决同伴和成就冲突。
3.教师与父母的合作
教师和父母关于学生需要的讨论会要有规律地举行,并建立目标,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学业低成就学生的学业成绩。Sanders(2002)指出当学校与教师愿意与父母建立双向的交流时,父母的教育水平能得到明显的提高,而且父母这种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学业低成就有显著的改善。
五、结论
纵观我国当前关于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对落后来展开的,由于对低成就的概念认识不统一,因而对学生学业低成就的研究比较混乱,导致结果不统一。再者,关于学业低成就的研究大多是学业低成就的相关研究,缺乏实证研究。最后,关于数学学业低成就的研究是一片空白,所以针对小学生数学低成就者的研究,提供低成就的基本参数和发展的稳定性及改善的措施是当务之急。
小学生数学低成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未来研究要探究学生学业低成就的基本参数、稳定性及改善的措施,总结研究我国小学生数学低成就的模式,这样可以不断地丰富教育心理学理论,从而更好地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彭纯子,龚耀先.学业低成就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
[2]沈烈敏.学习不良的相对性涵义及测定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1).
[3]辛自强,喻国良.学习不良的界定与操作化定义[J].心理学动态,1999(2).
[4]张恺郎.学习能力倾向性测验与多重成绩测验在学业低成就筛查中的联合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6).
[5]Alpert,R.,&Haber,R.N.Anxiety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uations.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60(61):207-215.
[6]Gagné,F.Giftedness and talent: Reexamining a reexamination of the definition. Gifted Child Quarterly,1985(29):103-112.